随着气温回升
被称为“飞行硫酸”的隐翅虫
进入活跃期不少湖南人在家里发现了隐翅虫的身影
社交平台网友截图
进入春夏交替的季节
也是隐翅虫皮炎的高发季
近日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已接诊类似患者数十例
隐翅虫是什么?
为何这么大攻击性?
毒性强,识别隐翅虫是关键
隐翅虫是一种细长、体小的鞘翅目隐翅虫科昆虫,因常态下翅膀不可见而得名,故称之为“隐翅虫”。
绝大多数隐翅虫生活在地表,栖息于落叶之间,白天在潮湿的菜地、草地阴暗处,昼伏夜出,有趋光性。每年春夏繁殖较快,寿命可达6个月左右。也就是说从初夏到秋末均可见隐翅虫的身影。
近几年,“拍死隐翅虫多处溃烂”“把隐翅虫当蚊子拍死面部被灼伤”等新闻屡见不鲜。
但并不是所有的隐翅虫都有毒,“毁容真凶”一般属于毒隐翅虫家族。
医护人员介绍,隐翅虫体内
携带pH值1-2的强酸性毒液
堪比硫酸临床数据显示拍打虫体可使皮损面积扩大3倍到5倍
医院近期接诊患者中92%的皮损集中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
千万不要拍!
有人差点毁容
这并不是隐翅虫第一次上热搜了
隐翅虫也有人叫它青腰虫、飞蚂蚁
这货可是妥妥昆虫界的小网红
不仅有毒性体质,而且有热搜体质!
不少人都中过招!
有人秒变双眼皮
有人前一秒庆幸后一秒遭殃
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
就在这几天浙江、上海等地
都有网友晒出自己遭遇隐翅虫的经历
发现隐翅虫怎么办?
吹走!吹走!吹走!
记住这个保命口诀:
“吹弹可破,拍打要命”!
发现隐翅虫着陆时,
请化身人形吹风机:
“呼~”(注意不是“哈!”的惊吓式)
温柔送客。
特别提醒:
它们夏天最爱搞“团建”,
雨后特别喜欢人类牌“汗味香水”。
穿浅色长袖、关好纱窗,
才是明智的防“虫”于未然!
万一失手拍了怎么办?
别慌!记住这个“急救三部曲”:
谨记:别抓!别抓!别抓!
用肥皂水上演“排毒大作战”。
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
隐翅虫的冷知识:
其实它是“农业小卫士”
虽然长得像反派,但隐翅虫家族90%都是益虫!它们是:
吃掉蚜虫(农业害虫)的“自助餐狂魔”。
分解腐殖质的“自然清洁工”。
生态链里的“蛋白质外卖员”。
所以下次见到它们,请温柔地说:“麻烦让让!”
医生提醒:如果皮肤出现“迷之灼伤”,请带着手机里拍的“凶手照片”,速速就医!记住——隐翅虫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如来神掌”啊!
来源:湘妹子综合自潮新闻、新闻坊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