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通讯员 杨正强
韩国人不睡觉的“都市传说”又在社交媒体上掀起波澜。近日,“韩国高中生太累就去扎针”的话题登上热搜,不少高压职场人参与话题时提及,日韩青年“修仙式”作息下会选择注射营养针,甚至有赴韩游客称自己“一下飞机甩下行李去扎针,立马‘回血’”。
这类营养针到底是什么?我们真能通过打营养针的方式解疲惫、补能量吗?
AI制图
大蒜针成抗疲劳流行品
英国BBC曾报道称,“韩国是地球上睡眠时间最不充足的国家”。“日本人不吃饭,韩国人不睡觉”这句网络流行语虽是调侃,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两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据介绍,韩国高三学生中流传着“四当五落”的说法,即睡四小时可能上榜,睡五小时必然落榜。在这一残酷信条下,学生日均学习时间超15小时,课后还需参加补习班至深夜。为维持精力,不少高中生频繁注射营养针,许多人每周至少注射一次,部分学生甚至直言“补课完就去挨一针”。
为维持“晚上不睡觉、白天更精神”的作息方式,韩国人的提神方式不断迭代:从早期喝冰美式、红参浓缩液,到“防猝死套餐”,再到如今的打营养针。近年来,韩国年轻人流行通过静脉用药,以期达到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效果。其中,“大蒜针”凭借快速改善状态、消除疲劳的功效,被追捧为“续命针”。
在国内多个社交平台输入“大蒜针”,会出现不少中国留学生和赴韩游客的分享。有韩国留学生表示,自己是在诊所医生推荐下尝试了大蒜针,“课业压力太大,实在缺少睡眠,不如直接打一针”,如今每逢课业压力大时就会去注射。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向出国游、医美行业业内人士咨询时了解到,确有游客在韩国做医美时顺带体验大蒜针,反馈“头一天逛街走得腿酸,打完后第二天双腿感觉挺轻松”;还有人用大蒜针辅助改善失眠,“医生给我另配了多种维生素D,当晚怒睡了10小时”……
此外,记者在各大平台还刷到国内不少医美机构关于赴日韩体验大蒜针的营销,将其称为抗疲劳“刚需品”。
一针“快充”能量不可取
虽然不少人把大蒜针当成“脆皮年轻人的救赎”,但也有人反馈“打完没什么感觉,除了满身都是大蒜味”,有些人甚至出现头疼、乏力、嗜睡、喉咙干哑等症状。那么,大蒜针到底有没有用?它是否存在健康风险?
“大蒜针因注射后会产生浓重蒜香味而得名,但它其实和大蒜没什么关系。”10月22日,湖南省胸科医院营养科主管技师唐寒梅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大蒜针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B1、维生素C和葡萄糖,“维生素B1在体内大约80%以焦磷酸硫胺素的形式贮存,焦磷酸硫胺素正是蒜香味的来源”。
唐寒梅分析,维生素B1能参与能量代谢,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帮助提高免疫力,葡萄糖则能为身体快速补充能量,“从理论上来讲,注射大蒜针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疲劳,但关于它的直接疗效,目前缺乏严谨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撑,实际效果可能更多依赖于使用者的个人感受”。
从注射流程来看,大蒜针需将黄色药剂与生理盐水混合,装入50~100毫升的输液袋进行静脉注射,全程短则不到二十分钟。在日本韩国,大蒜针属于常见保健项目,市面上还有白玉针、维生素针、灰姑娘针等不同类型的营养针,价位多在100元到300元。
唐寒梅提醒,看似安全便捷的大蒜针,实则隐藏不少健康风险:对于血液中镁或钾水平异常的人,盲目输液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或肌肉无力;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群,大剂量注射维生素可能导致体液超负荷,进而对肾脏、大脑、心脏造成永久性损害;即便身体健康,若输液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引发头晕甚至昏厥。
国内并未明确能否“打大蒜针”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营养针多作为保健项目推广,而国内对营养针的管理更为严格。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收录的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属于处方药,仅适用于‘经胃肠道营养摄取不足者’。”唐寒梅表示,国内这类营养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非普通人可随意注射的“保健品”。记者发现,杭州、广州等地部分医美机构有该项目推广,但业内人士坦言,“打大蒜针”是否属于国内常规、被认可的医疗行为,目前并不明确。
“注射营养素补给存在一定潜在风险,通过日常饮食、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状态才是首选方式。”唐寒梅建议,日常饮食只要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到饮食结构合理、营养搭配均衡,就能从食物中获取身体所需的全部营养,无需额外使用补充剂;其次,保证充足睡眠、进行规律运动、适度减压,才是经过验证的有效抗疲劳方法。若疲劳问题严重,应及时寻求医疗干预,让专业医生制定解决方案,而非盲目依赖“快速起效”的营养针。
“没有一种捷径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真正的‘能量’从来都不是靠一针‘快充’就能获得的。”唐寒梅提醒,面对各类健康产品的营销,大家切勿盲目跟风,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身体最好的解药。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