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昨天发布《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21岁和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发现都是“千元档”,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北京晨报》9月9日)
从现在的物价水平看,“千元档”的工资不是高的,而是低的;从国家乃至世界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政策看不久的未来,“千元档”更是低得无法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水平,趋同到“千元档”,显然不是农民工的工资高了,而是大学生的薪酬低了。如果农民工的工资在1000元,大学生的薪酬在1900元,那么这个差距还是不小的,可是事实上是“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这就表示大学生低薪酬问题比农民工的低工资问题还要来得严重。
至少是从科举时代开始以来,千余年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很有一段时间还流行“读书做官论”,读书甚至还被向往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如玉”。这些曾被当作“封建余毒”遭遇轰轰烈烈的大批判,可是“余毒”并没有从人们心目中彻底肃清。如今真的面临被彻底肃清。“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就业中的腐败和继承,会让“读书无用论”东山再起。当我们再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分解“成绩和能力”的结构,当我们再用素质来掩盖可能的寻租,读书将被“无用”掩埋。
一个初中生或者高中生的农民工和一个读完大学的毕业生,后者比前者增加3到8年的高昂教育投入,同时少得3到5年的打工收入,结果收入一样多。读书是否合算,是否有用,这本经济账谁都会算。尽管可怜的天下父母们为了孩子的未来还是忍受艰辛劝孩子读书,可是在这样的结果、这样的情势,孩子们有没有读好书的动力,愿不愿意“悬梁刺股”发奋刻苦,很值得思量。如此下去,受伤的肯定不止是家长,不止是孩子。当读书学习失去了社会动力,不再是人们的向往,不再有自豪感,后果很严重。
认清事实是一回事,认知事实又是一回事。中国社科院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认清了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同享”“千元档”的事实,人保部部长尹蔚民没有否认这个事实,可是对此事实的认知很需要深入讨论。尹部长是从农民工工资得到提高和大学生就业难来认知的,这很值得商榷。事实上农民工的工资许多年来很少上涨,“千元档”也非是金融危机以来“工资上涨”的结果;据报道,春节后95%的农民工已回到城里,而且97%已找到工作,为什么600万大学生就业,比两亿农民工就业还要难?
这其中虽然有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所致,可是也得承认这样的事实,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从事简单劳动,在社会分工链条的最低端,而且绝大部分在私营企业。大学生为数不少分布在技术密集型岗位,从事相对复杂的劳动,而且很多不是在私营企业。这两个劳动群体工资趋同在低廉“千元档”,不得不承认有些单位和企业对知识不尊重,对“制造业中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不认同,国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佳,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责任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