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术生态比杨振宁的八卦要紧

凤网 2009-11-02 阅读数 189319

  近日一些网站上爆出一条消息称“杨振宁向媒体证实翁帆小姐已怀孕3个月”,这条新闻不足200字,没有明确指出杨振宁何时何地向哪些媒体作出上述证实,亦没有援引当事人的语言,很有可能向先前的几次谣传一样是假新闻。不过,不论虚实,这寥寥百来字又引发不少关于杨振宁的口水战,将其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不知道这位老者对关于他的贬斥和褒扬,是否还有作出回应的精力和兴趣,笔者倒认为关于杨振宁的争论该停止了。

  公众总是热衷于讨论名人的功过是非,从国家元首到走穴明星总免不了被人们品头论足一番,所以对杨振宁前前后后的“大讨论”也属正常。笔者感兴趣的是,很少有搞学术研究的重量级的人物如此频繁地被各种“八卦”式的谣言包围,是杨先生比较喜欢在媒体前混脸熟吗?诺贝尔奖的头衔已使其蜚声海内外,且又年过八旬,难道还汲汲于声名吗?这种原因可能性比较小。

  杨振宁之所以在2004年回国后饱受非议主要是因为传闻他认为是自己单独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而与合作16年的朋友李政道决裂,以及2004年他于前妻殁后一年以82岁高龄娶28岁女研究生两件事,不少人揪着这些不放并从中得出杨“人品”有问题的结论。好事者又“无限上纲”地将这些和杨如何赴美留学不归,杨父如何一生都不原谅其加入美国国籍等事联系起来,还饶有兴致地将之与“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比较一番,以突出杨是多么的不堪。且不论实际情况如何,一些发论者本身的言语就有问题,在一些对杨振宁激烈批评的言论中经常有诸如“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祖国,没想到自己是中国人”“老牛吃嫩草”等经不起推敲的语句。试问,作者又不是杨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就知道他当年出外留学没有想到过中国呢?还有翁杨二人虽然年龄相差悬殊,但我们都非亲历者怎么能断然否定二人是源于真正的爱情才结合的呢?据我所知,古今中外不少名人都是老夫少妻,清代学者李延廷年八十有余还诞下一子,他的妻子估计也比他小好几辈吧。另外,对于杨父一生都没有原谅其加入美国国籍的事是杨在自己的一篇题为《我放弃故国,他从未真正宽恕》的文章中首先披露的,在那篇文中杨深情追忆了父亲的教诲并描述了自己加入美国国籍时内心的挣扎,言辞恳切,他说:“但我知道,直到临终前,对于我的放弃故国,他在心底里的一角始终没有宽恕过我。”显然,这是作者的一种反思,却被人断章取义的用来证明其“不爱国”,说不过去。尤其让人笔者无法理解的是,在一些论坛、贴吧里一些人以上述事件为由头对杨振宁大肆谩骂,用语粗俗、不堪入目,情理并重的讨论变成了骂街发泄的无奈行径,有多少人是在实事求是地发表议论?或者说这样的讨论还有多大继续下去的意义?令人深思。

  必须一再重申的是,笔者对杨亦知之甚少,所以对上述事件的功过是非也无法做出明断。想强调的是,不要把学术成就、为人、私生活和国家、政治、爱国情操简单地联系或者是等同起来,科学不分国界,人是复杂的,我们不要拘于一个人的有限认识或是囿于一己喜怒哀乐而对当事人大加挞伐。邓稼先是伟大的,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共和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但从科学研究上说杨振宁也是了不起的。民族情绪是必要的,但中国日益昌盛,我们的心态应该更加自信和从容,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的孔子、孟子和西方的康德、黑格尔一样都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璀璨明星,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厚此薄彼。这样的设想看似有些理想化,但一个国家和人民心态的培养远比财富和所谓的实力重要,前者是后者赖以发展的基础。美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世界科技文化中心,这和它不拘一格的接纳各国各色人种的人才的开放胸怀是密不可分的。

  话又回到从头,我们对杨振宁应该多一些包容,关于他的是是非非的争论也该告一段落了,毕竟我们都不是事件的亲历者,人是复杂的,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番对杨到底了解多少。揪着所谓的“人品”“是否怀孕”等问题不放意义又有多大?我们应该反思的不是杨怎么怎么了,而是中国的学术体制、学术环境问题,为什么许多华裔人士一到外国就能拿诺贝尔奖,为什么很多外出留学人员不愿回国,难道他们都是不爱国?一味强调道德上的“爱国”而不改变一些更实质的东西有用吗?君不见前几日浙大一海归博士自杀遗言么,“国内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如果我们多把目光集中到这些上面而非某科学名人的八卦私密,于国、于科技发展、于我们自己裨益更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