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熊猫”名字发帖的网友“变态娘”(左)接受采访
“大熊猫”发帖《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的网页
武汉一位妈妈近日在家长100论坛上发帖《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强烈控诉“变态的教育”,引来广大网友关注,众多家长纷纷晒出自己的经历。
“变态娘”以及众多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我们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确实存在许多误区和弊病,造成学校累、家长累、孩子更累,应切实为孩子减负、还孩子快乐的童年。
核心网事
“变态娘”自述:父母为了孩子愿意牺牲自己,可学习无法替代
署名“大熊猫”的网友日前在家长100教育论坛上发布了这篇题为《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的帖子,历数自己的“变态”行为:
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优机构;孩子上学我们工作、孩子培优我们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要灵敏嗅出培优市场孰优孰劣,嘴上谈论的也都是奥数呀培优呀;甚至认为爱她就是害她,心疼她就是狠心,总不能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失去美好的未来吧。
“大熊猫”说:
变态?变态!是呀,哪个儿女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谁又愿意强加给孩子无尽的压力和无穷的重担。上刀山下火海,为了孩子父母愿意牺牲自己。可学习是无法替代的。竞争如此白热化,做家长的,眼睁睁的看着孩子挣扎在洪流中,疲惫着厌倦着烦恼着痛苦着、努力向所谓的岸边挤去,即使心如刀绞却不肯伸手去捞,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长们都磨练出了一颗变态的心!
此帖引起7000多名网友观看,230多名网友跟帖,大部分人自认“变态娘”或“变态爹”,表露出对当前教育环境的愤懑和无奈。
娘“变态”让孩子变优秀?
署名“大熊猫”的网友日前在家长100教育论坛上发布了这篇题为《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的帖子,历数自己的“变态”行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优机构;孩子上学我们工作、孩子培优我们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鼻子还要灵敏嗅出暗流涌动的培优市场孰优孰劣,口口谈论的也都是奥数呀培优呀;甚至认为“爱她就是害她,心疼她就是狠心,总不能为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就失去美好的未来吧?”
如此“写实”帖一出,立即引起7000多名网友“围观”,230多名网友跟帖表示感同身受,大部分都自称是孩子父母,也自认“变态娘“变态爹”。大家诉说着“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辛劳与变态,表露出对当前教育环境的愤懑和无奈。
网友“姚太阳”呼应道“整天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稍不如意,就开始实行武力,开始变态,事后又后悔。“自己不‘变态’,就难以让孩子变‘优秀’。”
名校压力让“减负”成“加正”
正在陪孩子参加培优的“变态娘”原是一名中专老师,现在做个体生意。她告诉记者,女儿今年12岁,刚小学毕业。从三年级就开始参加培优、上奥数班。看到女儿一度被奥数折磨得内向、忧郁、少言寡语,她也允许女儿中断过一段时间的培优,但面对“小升初”的压力,迫不得已又拽着女儿重回培优大军。
她坦言,当前,取消小升初统一考试、控制上课时间和作业等措施,看似为孩子们“减了负”,然而实际情况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一些名牌中学为了获取优秀生源设立了诸多“路障”“门槛”,如奥数获奖证等。为了攻克这些难关进入名校,有的孩子下午都不去学校上课,直接去参加培优;有的孩子从上学到小学毕业短短几年要积攒一大摞奥数证,“减负”的效果全都体现在了“加正”上。
“面对这些矛盾,我在声讨,也在反思,却仍然迷茫。”“变态娘”无奈地说。
“孩子减负”才能“解放家长”
不仅是“变态娘”的诞生,由于课业负担的过重,中小学生自杀的极端案例也屡屡出现。众多家长提出,目前教育资源严重失衡,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缺乏,为了让孩子上好的学校,只能培优、上奥数班。升学、上名校的逻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连环套”,套住了孩子本该幸福的童年,也套住了家长们的一颗颗“亲子”之心。
荆楚网网民“李卉云”认为,仅仅靠改变考试方式、减轻课业负担是不可能让孩子和家长们“得救”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改变教育成果评价体系,推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将对孩子的考评标准多元化,不仅依靠考试成绩、奥数证书,更多地参考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志愿服务等,彻底改变“千校一律”比拼升学率、获奖率的状况。
中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李涛认为,对孩子的培育,品德才是最本质的东西。特别在小学阶段,应该更关注对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培养孩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成长机会才是正确的方法。只要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差,能够达到一般水平的话,就没必要去培优。
记者调查
教育部今年6月起公开征集减负良策,实际情况又是如何
教育部此前表示,今年6月起向社会公开征集减负良策。一贯为社会所热议的减负等于“加正”的教改怪圈,是否能被终结?记者寻找到这位“变态娘”,亲身感受到了这位母亲真实的无奈。
这位母亲原是一名中专老师,现在做个体生意。她告诉记者,女儿今年12岁,刚小学毕业。从三年级开始参加培优、上奥数班。看到女儿一度被奥数折磨得内向、忧郁、少言寡语,她也允许女儿中断过一段时间的培优,但面对“小升初”的压力,迫不得已又拽着女儿重回培优大军。
她坦言,当前取消小升初统一考试、控制上课时间和作业等措施,看似为孩子们减了负,然而实际情况远非人们想象的美好。一些名牌中学为了获取优秀生源,设立了诸多路障和门槛,如奥数获奖证等。为了进入名校,有的孩子下午不去学校上课,直接参加培优。有的孩子从上学到小学毕业,要积攒一大摞奥数证,减负的效果全都体现在了加正上。
武汉武展广场一家培优机构负责招生的女士告诉记者,暑期语文培优班80个名额,刚开始报名就报了50个名额。“不早点报名就报不上了,再拖下去,就算报不上了也没有好座位。”
记者查看了相关培优费用,一般为15次课时900元,英语和奥数的费用1000元。这样的价格,对普通家庭来说并不轻松。
“面对这些矛盾,我在声讨,也在反思,却仍然迷茫。”“变态娘”无奈地说。
评论:是谁把慈母逼成了“变态娘”
文/陈小二
武汉一位妈妈近日在家长100论坛上发帖《女儿小升初,我被逼成“变态娘”》,激烈控诉“变态的教育”,引来广大网友关注,众多家长纷纷“晒”起自己的经历。“变态娘”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确实存在许多误区和弊病,造成学校累、家长累、孩子更累……(7月3日《中国新闻网》)
“变态娘”到底有多变态?看看网上“变态娘”及她的拥趸们列的“罪状”吧:眼睛盯着的是考试成绩,耳朵听的是各路有关教育的小道消息;为了进名校,不得不扼杀女儿的钢琴兴趣,只上“培优”班;即使看到女儿被奥数折磨得内向、忧郁、少言寡语,也要活生生把女儿拽进“培优”大军……
说这种“变态娘”可恨吧,却又有其可怜之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却舍得拿大把大把的钞票送给培优机构;孩子上学她们工作、孩子培优她们作陪,节假日不属于孩子也不属于家长……
说到底,“变态娘”们也不想这么变态,也心疼孩子,也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变态娘”们不得不活生生地扼杀孩子们的快乐童年。因为你不“陪优”,别人家的孩子却不是在“培优”班里待着,就是在赶往“培优”班的路上。
虽然各地都在推广取消“小升初”考试、电子排位,但是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情况下,总有一些名校为了争夺生源设置了诸多“路障”——孩子们只有通过他们的所谓“培优”考试,或者手拿“奥数证”,才有机会进名校读书。这样一来,孩子们不得不参加各种课外辅导,而所谓的“减负”也就变成了“增重”。
名校可能也很委屈,高考的指挥棒下,升学率是检验学校优劣的唯一标准,倘若不在高考的竞争中拔得头筹,那么日后的教育资源就会向其他学校倾斜,名校也就变成了“劣校”,所以被逼无奈之下,也只能出此“下策”。
只是这样一来,名校的效益自不必说,“培优”班的老师们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孩子们却在学校与学校的竞争中,丧失了童年应有的乐趣。他们不知道去墙根挖蛐蛐的乐趣,他们也不知道“骑马打仗”的快乐,更不会在苹果树下坐着看星星……当然,苹果自然也不会落在他的头顶。
只知道读书的孩子,日后可能进入名高校,也可能成为高考中的状元。可是,据专家调查发现,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们无一人在政界、商界、学界成为拔尖人物,更别提让我们魂牵梦萦的物理化学诺贝学奖了。
当务之急,是要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从这种“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上下功夫,而不是让孩子们在无聊的“培优”班里瞎折腾。家里条件好点的孩子可以选择出国读书,但是大多数父母还是普普通通的人。
而“变态娘”、“变态爹”们不是郑渊洁、郭德纲那样的名人,敢让孩子辍学在家自己教育,缺乏名人的资源、声望,辍学的孩子教育不好恐怕就要去街头摆小摊,与城管们斗智斗勇。现行教育体制下,家长们耗不起啊,孩子们的未来也伤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