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15天医学隔离期的神十航天员昨天再度与大家见面。已完成两次太空飞行的聂海胜表示,中国航天员完全能适应中长期太空工作和生活。张晓光也认为,经历过的风雨最值得珍惜。女航天员王亚平则用“小马过河”的故事巧答任务风险问题。
亮相
航天员状态恢复预期值
昨天上午,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穿着蓝色航天员训练服,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集体亮相。他们面带微笑,精神抖擞。女航天员王亚平还化了淡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邓一兵介绍,目前三名航天员身体恢复符合预期。从太空返回后,神十乘组实施了消毒、隔离、检疫制度,接受动态医学检查,进行重力再适应。经隔离恢复,三名航天员当前精神状态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正常,体重已恢复至飞行前水平,静态心功能恢复正常,立位耐力恢复较快,生理储备功能仍在恢复期当中。
据邓一兵介绍,为进一步促进和增强生理机能储备,在隔离恢复的基础上,航天员将在7月中旬至7月底进行任务后恢复疗养。疗养结束后,航天员仍需进行3个月的动态健康观察,确保身心健康全面恢复。
据介绍,在隔离恢复后期,神十航天员还与科技人员座谈飞行感觉,为后续任务的改进提供参考。神十任务中,航天员既是任务执行者,又是工程任务的试验者,对飞行特征、飞行环境、人机关系、医学试验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宝贵价值。
感悟
聂海胜
我航天员能适应中长期太空生活
在神十任务中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访问太空时间最长新纪录的同时,两度飞天的聂海胜也成为中国目前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聂海胜对筹备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充满信心,“从我执行两次飞行任务的经历看,我感到中国航天员完全能够适应中长期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
聂海胜认为,中国航天员要在未来空间站长期工作、生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对航天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要求更高。与此同时,飞行时间的延长使得在轨发生应急与故障情况的概率大大增加,“航天员必须能够胆大心细、果断处置”。
另一方面的挑战来自对航天员心理素质的考验。聂海胜说,中长期飞行造成航天员较长时间与社会隔离,心理压力增大;而在狭小密闭环境工作生活,还要考虑乘组内成员之间的性格差异、心理相容性、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心理因素。长期在轨飞行还可能发生的医学问题,要求航天员具有医学处理能力。
张晓光
背后有祖国支持飞天梦永不停歇
等待15年终圆飞天梦想的张晓光,在媒体见面会上再次谈起自己的飞天梦: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支持,我的飞天梦将永不停歇。
张晓光说,代表祖国出征太空那一刻,内心非常淡定从容。“都说风雨过后是彩虹的美,但是不要忘记,经历过的那些风雨才是我最值得珍惜的生命历程。”
为了在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担任好摄像师的工作,原本是“门外汉”的张晓光在地面进行了无数次的练习。“我不停琢磨,应该怎么站位,要用什么角度,怎样才能很好地完成40分钟的拍摄。”张晓光说,由于在地面进行了充分的模拟与练习,进入太空后的训练进行得相对比较轻松。
作为太空摄像师,张晓光记录了太空中诸多美好的瞬间:我们喜欢在太空进行“表演”,特别有趣。
王亚平
喜欢被人叫老师感到工作的意义
在距地300公里的太空向全国青少年进行授课后,王亚平更多地被称为“王老师”。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的王亚平表示对这个称谓有点“小惊喜”: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能被人这样称呼我非常开心。
与地面的教师和同学们共同度过的40分钟令王亚平十分难忘。她说,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令自己既激动又幸福,“激动的是他们或稚嫩或认真的声音里,传递着对太空的无限好奇和向往;幸福的是我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那种幸福。”
尽管与曾经飞天的同伴进行过无数次的交流,真实的太空体验与王亚平的想象依旧有所不同。她将飞天的经历比作小马过河:“做任何事情都会和想象的有所不同。”王亚平说。
释疑
航天员返回后为何要医学隔离?
保护航天员恢复调养
世界各国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医学隔离,以对航天员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恢复。
专家介绍,受太空失重环境的影响,在太空中长期生活的航天员体内钙质流失、免疫力下降,返回地面时体质一般都比较虚弱,地面上任何一种常见的病毒都可能对航天员形成严重的威胁。
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介绍,医学隔离期一般约14天,与外界基本隔绝,除医学措施外,航天员还会接受按摩、中药调理等。
医学隔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航天员身体恢复情况,也与航天员在太空生活的时间长短有关,一般在太空生活时间越长,医学隔离期也越长。此间航天员需要平衡恢复、立位耐力恢复、心血管功能恢复和生物节律调整,消除飞行后的疲劳。
医学疗养期约20天至30天,航天员将入住疗养院,继续恢复健康的同时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疗养期一般3个月左右,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如情况良好,要开始正常的日常训练,但一般一年之内不执行新的任务。
何为中长期太空生活工作能力?
目前还没有明确界定
聂海胜昨天表示,从自己两次飞行任务的经历看,中国航天员已具备适应中长期的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航天专家表示,目前国际上对中长期飞行尚无明确界定,一般数天的太空飞行被认为是短期任务,中长期任务一般长达数月
专家认为中长期驻留太空应具备两方面,首先从载人航天器看,天宫一号已在轨运行近两年,整体情况非常好,性能和指标达到甚至超过预定要求,各种重要的关键部位经受住考验。
另外,五次载人飞行中,航天员的太空生活、工作能力得到充分考验,尽管相比国际空间站航天员半年一轮换的周期,我国几次太空任务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轨维修等方面,都为未来长期载人飞行打下基础。
专家认为,真正长期太空飞行,中国还需积累经验,航天员要掌握更多操作知识和技能,如舱外维修,国外航天员一出舱就达5个小时以上,有时两名航天员同时出舱,互为备份,进行太空维修。
专家提到,今后的太空实验也将更为复杂,未来的太空任务还很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