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浏阳永安镇近80名孩子甩掉“留守”帽子——
打工的爸妈回家了,留守的孩子不哭了
文/戴瑶函 图/周媖
“崽呀,吃饭啦!”伍芝英端出儿子爱吃的水蒸蛋,对着屋里喊。在丰裕中学就读的柳永奇赶紧放下手中的作业,从房间出来,而他的父亲已经坐在餐桌前了。一家人边吃边念叨家常,知道儿子有些挑食,伍芝英时不时给他夹上两筷子青菜。
父母返乡务工,陪伴左右,曾经的留守儿童柳永奇不再“留守”。
这是发生在浏阳市永安镇丰裕社区一户人家的情景。而这样的情景,对于今年12岁的柳永奇来说,在前年还曾是一种奢望。
幼年柳永奇独自在家门口玩妈妈送的轮滑鞋
在永安镇,像柳永奇一样的“前留守儿童”有近80名。是什么,让他们把奢望变成了日常,把“留守儿童”的帽子彻底给甩了?
社区微信群,让爸妈在家门口就业
柳永奇是丰裕中学的一名寄宿生,每个周末,他都会回家与父母相聚。“他和我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情感外露,伍芝英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去年之前,柳永奇一年只能见到父母两次,相处几日便要分离。
2007年,为了维持生计,伍芝英前往深圳富士康和丈夫一起打工,柳永奇自此成为了一名留守儿童,一过便是8年。伍芝英回忆,早几年一回家,儿子就哭着不让她走,后来再没闹了,“他很懂事,不留我们,还说爸爸妈妈在外面挣钱辛苦”。可柳永奇的爷爷奶奶却“揭穿”了他:“哪里不想留?爸妈一走,他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一直哭。”
每个周末,柳永奇都会去社区亲子聊天室和父母视频,“这样就能‘见面’了”。
2011年,丰裕社区妇联主席肖平艳和伍芝英建立起长期联系,反映柳永奇在校较为孤僻,劝说夫妻俩返乡就业。伍芝英想了想,但还是放弃回乡:“当妈妈的怎么不心疼?可是在家做工钱太少,孩子以后念书怎么办?我们也没办法。”
转机出现在2014年底,伍芝英被拉入社区社会公共服务微信群,村干部正在分享浏阳市金阳新区内的就业信息。伍芝英观察了几个月,“发现里面能应聘的厂子越来越多了,待遇好像也不错,我就和老公商量,看看到底要不要回来”。
这时,肖平艳打来电话,详细介绍了几家工厂的招工情况,添上了“最后一把火”,“家里工作条件好了,细伢子也需要你们,回家不是正好吗?”
伍芝英被打动了。2015年底,她与丈夫回到家乡,目前分别就业于永安镇丰竹园山庄和浏阳经开区蓝思科技有限公司。
柳永奇家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奖状。
父母返乡带给柳永奇的改变是多方面的,他从成绩平平变成名列前茅,还当选了班干部;他从安静寡言变得活泼积极,交了许多新朋友……但柳永奇说:“最大的变化是爸爸妈妈在我身边,再也不想和他们分开了。”
旁白:
在永安镇,像柳永奇这样父母返乡就业,从而不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有不少。村(社区)妇联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建立长期联系,依托于近年来永安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社会保障建设的重大突破,以此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就业。在返乡的留守儿童父母中,约六成进入浏阳高新区工作,约三成进入村(社区)当地工厂及周边镇区工作。
产业扶贫:“打工父亲”返乡成了养殖个体户
和柳永奇一样甩掉“留守儿童”帽子的还有年仅11岁的柳琬瑜。
2007年,柳琬瑜的父母南下广东惠州打工,把她和姐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姐姐说:“爸爸妈妈挣了修房子的钱就会回来了。”可没想到,姐妹二人等来的却是病入膏肓的母亲和形容憔悴的父亲。2010年,柳琬瑜的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父亲柳强带着她辗转广东、山东多地求医无果,只得回到家中照料。见父亲和爷爷奶奶为凑医药费到处借钱,姐姐承担起了家里的农活,5岁的柳琬瑜学会了洗衣做饭。可2014年10月,母亲还是撒手人寰。为了偿还近四十万元的债务,柳强决定再次前往惠州打工,姐姐选择读职高,希望能尽早帮着扛起家计。
这下,柳琬瑜再次成为了留守儿童。
一年后,在柳琬瑜的劝说下,柳强组建了新家庭。
柳强的返乡离不开丰裕社区桃园组组长柳裕坤的努力。2014年,柳强成为丰裕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柳裕坤就琢磨着如何帮助柳家脱贫。但是,这两年柳强的眼疾愈发严重,身体羸弱,不符合一些工厂的招工标准,柳裕坤只能在过年过节时给他们多送些生活物资,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2015年底,柳裕坤承包了四十亩土地做龙虾养殖,想到柳强曾做过兽医,就邀请他返乡担任养殖技术指导,并无偿提供了一半空间供他养鱼。柳强返乡后,他的水产养殖进入了永安产业帮扶重点关注对象,政府为其申请了小额信用贷款,解决了他购买鱼苗的燃眉之急。此外,柳强一家还获得了政府帮其出资购买的小额意外商业保险共3份,以减轻他奋斗路上的后顾之忧。
对于身体不好的柳强来说,重新开始是艰难的,他愧疚于不能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柳琬瑜却欢欣雀跃,“和爸爸在一起就不觉得苦”。每天写完作业,柳琬瑜就来到鱼塘,帮父亲除杂草、放鱼食,为父亲描述那些他看不清的边边角角。说起女儿,这个中年汉子有些哽咽:“女儿就是我的眼睛。”
旁白:
与柳永奇的父母不同,柳琬瑜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不能通过镇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来就业,但这类贫困家庭却可以通过村集体、镇扶贫办的产业扶贫举措,成为产业帮扶养殖个体户,从而摆脱生活困境,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编后>>
父母返乡就业,让留守儿童团圆
对孩子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父母陪伴。据永安镇留守儿童跟踪档案统计,仅2016年至2017年,该镇的留守儿童数量就从121人锐减至44人,父母返乡从根本上为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了更好的家庭环境。
作为浏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永安镇通过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社会保障建设、产业帮扶体系建设,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就业、用工管理体系,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近十年来,园区投入社保资金及补助超过2亿元,妥善安置安排本地劳动力就业2万余人,永安已从原来的劳动输出镇变为劳动输入镇,居民人均收入在2016年达到30680元,是十年前的近10倍。
永安镇的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