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你生死相托,我血脉相连

凤网 2018-10-10 阅读数 135398    赞 1

刘萌(左)和谢丽平(右)一起讲述动人故事。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莫雪霈

“三年前,我还不知道我的生命会是怎样,但是感恩有你,捐献者,是你让我的人生可以重来,让我还可以拥抱我的女儿,让我现在可以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9月28日,由长沙市红十字会主办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你还好吗?”巡讲宣传活动在两周内走遍了长沙九个区县(市),在每一个巡讲现场,曾罹患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尹提芳的故事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据了解,今年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南省分库正式启动的第15年,目前已招募志愿者135425名,有515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被救赎,单身母亲说“感恩有你”

“很难得我们可以有如此缘分,加油!”巡讲会上,今年50岁的高中女教师尹提芳握着3年前捐献者写给她的祝福卡片,心怀感恩地分享着自己的故事。“这是那位志愿捐献者写给我的话。因为有他的无私奉献,我才有机会站在这里,用自己的经历去鼓舞更多的人。”

“2015年1月初体检时,医生告诉我,我的白细胞水平偏低,建议住院做进一步检查,但因为我当时任教高三,学生不到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这节骨眼上我哪能住院啊,就吃点生白片对付着。”尹提芳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回忆,2015年1月21日晚,她在学校利用晚自习时间给学生们讲题,虽然高烧到全身无力,依然强撑着讲台讲完。第二天入院检查,尹提芳才知道自己患了白血病。

得知病情的那刻,尹提芳和陪护在病床旁的女儿李阳一起陷入了沉默。“我是单身母亲,当时女儿即将研究生毕业,美术专业的毕业设计十分繁重,同时她还在准备长沙市教师编制的考试,突然我又病倒了……”尹提芳说,即使承受着这么多压力和负担,女儿也从没有在她面前哭过,“从我住院开始,女儿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去买菜,做好两顿饭菜后送到医院来,再去忙自己的学业。”

选择坚强是母女俩共同的默契,也是展现给彼此的信心。

之后的几个月,尹提芳一边做化疗一边向中华骨髓库提交了造血干细胞配型申请,很快她便接到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有三人与她的骨髓匹配,但尹提芳不敢高兴,她知道有很多人对捐献还不够了解,匹配者很有可能因为家庭或者自身的原因而拒绝捐献。“但是好在对方没有这样做。”

2015年8月,尹提芳需要进入无菌层流室做清髓预处理,回忆起那段时间尹提芳不由得皱紧眉头。“连续十四五天都要做比普通强度高6至10倍的大剂量化疗。”尹提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前一两天还好,后来身体有些承受不住了,开始不停地呕吐,甚至发展到闻到水的味道都会反胃,“当时我身上24小时插着3根药物管,有一根是营养剂,我几乎就靠这个维持身体正常机能。”

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准备,尹提芳等来了台湾慈济骨髓库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随之一起抵达到的还有捐献者亲笔写的卡片。“医生将这张卡片贴在移植仓的玻璃上,每次我看到都会感动地落泪。”尹提芳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有人愿意无私奉献自己,而自己受的苦痛有算什么呢。

为救人,90后女孩们选择坚强

今年26岁的刘萌没有出过国,却因2016年的一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经历,与远在美国的10岁小女孩结下血脉之缘。

“大家都说我是湖南省第一个跨国捐献的人,身负的意义不同,可是我觉得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捐献者,和所有捐献者一样,只愿能帮助到别人。”巡讲会后,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见到刘萌,她白净的脸庞还略带着红晕。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姑娘,2016年1月16日,为了第一时间将采集的造血干细胞送出国,刘萌一个人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进行捐献。

捐献前要连续5天注射动员剂,使人体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有一定的药物反应。刘萌向记者回忆,“刚开始只是弯腰的时候感觉整个腰背里像是有心脏在噗通噗通地跳,到后来,稍微呼吸有些不稳就跳得厉害”。

那时和刘萌同在一个病房的还有一名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乖巧听话却瘦弱得让人心疼。刘萌说,每次看到他就会想起自己要救的那个小女孩,也只有这般大的年纪,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如此瘦小可怜。

2016年1月20日中午12时,约4小时的采集结束后,从刘萌身上采集的17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在当天下午飞往美国。回想起那时的心情,刘萌说:“当时我在想,如果这件事成功地完成了,那有着相似遭遇的小男孩,也一定能顺利得到救治。”

谢丽平在长沙市红十字会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2年了,她告诉记者,志愿者队伍里有不少像刘萌这样的女生,她们因善良而变得坚强勇敢,让人敬佩。

“我记得我陪护过一名叫小娥的捐献者,特别温柔的1994年出生的小妹子,连说话都轻声细语的。由于她体质特殊,血管细小又容易破裂,采集当天两个手腕和手臂的动静脉都被扎过一遍了,还是没有成功。”谢丽平回忆,当时小娥的姐姐情绪特别激动,不停地劝说她不要捐了,甚至阻止采集的护士给小娥扎针。

而小娥的举动让谢丽平当场忍不住哭了出来。“小娥拉着她姐姐的手说,‘如果我不救他,他会死的。姐,不管怎么样,我今天一定要捐,希望你尊重我的选择’。”在小娥的坚持下,最终还是完成了采集。谢丽平说,“后来小娥被针扎的每一个时刻,我恨不得希望我能替她承受扎针的痛苦。”

湖南已有515名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尹提芳向记者感叹,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她很快配型成功并得到移植。可是在她曾经的病房里,还有很多病友在等待救治,他们有的化疗两年多了,还在苦苦的等待和期盼。

对于患者的绝望和无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外科医生莫淼深有体会:“我目睹过太多的患者痛苦的呻吟和绝望的哭泣,也看见过更多的患者康复后的快乐和痊愈后的感激。”正是这样的经历,让莫淼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中。

“撸起袖子,走向献血车,献出生命的种子,我永远会为我的决定感到骄傲。”莫淼说,很多人还在怀疑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没有危害,那么请看看现在的他,“我很好,请大家放心。”莫淼诚恳的发言对这次巡讲会的主题做了最好的回答。2012年,莫淼得知自己与山东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主动说服父母,成功捐献了299ml造血干细胞,成为了湖南省第23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国首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医学博士。如今,莫淼的宝宝两岁了,父母也对他的身体真正放下心来。

据了解,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湖南省分库自2003年启动以来,已招募志愿者135425名,有515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长沙市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入库65000人份,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308例。2017年6月,长沙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站成立后,长沙市的造血干细胞工作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成功挽救52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