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难住文章作者?家长别急,听湖南作家怎么说

凤网 2019-01-24 阅读数 224731    赞 2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陈寒冰

读书时,你对什么样的题最拿不准答案?半数以上的人会说:阅读理解。

近日,在苏州高二年级统考中,一道摘选自湖南作家王亚的一篇散文成为了阅读理解的题目。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有学生觉得题目太难,居然在网上找到了原作者王亚来答题,没想到20分的阅读理解题,王亚只拿到了6分。

于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来了:连作者本人都不能理解自己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蕴含的意义?是出题老师的问题还是孩子们太较真?

王亚:我考自己的作品拿不到高分很正常

“这个很正常,考试有考试的语言系统,作家不一定就掌握了这套语言系统,所以不一定能拿高分。”1月21日,王亚这样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

王亚,湖南作家,就职于株洲教育局的她,多年前也是学校的语文老师。

此回王亚突然被自己写的作品难住一事,迅速成为了网上的热点新闻。不少被这道阅读理解题难倒的考生,似乎更有理由直指当地教育部门给出的“‘标准答案’太难,让人完全想不到”。

而对于王亚来说,这几天遭遇的这事,可能她也完全想不到。

被苏州市教育局一工作人员证实了的试卷显示,这道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是一篇题为《清明》的文章,体裁类型为散文,摘自于王亚2016年出版的散文集《声色记——最美汉字的情意与温度》。

考试结束后不久,有考生在微博上找到了王亚,并邀请她来答题。第二天,王亚在株洲市二中校长的建议下,跟该校学生一起做了这道题目,“没想到标准答案出来后,20分的题目,我仅仅拿了6分”。

但是,同样让记者想不到的是,对于考自己的作品拿不到满分,王亚却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作家写出文章,读者在文本基础上完成阅读上的再创造,方能使之成为作品。读者众多,对文本的解读,也不可能与作家完全吻合,出题老师也是如此。所以出题老师跟文章作者本人意图有出入是很正常的事情。”

同时,王亚还强调:“苏州这道阅读题的答案其实已经很不错了,没有进行生硬地曲解,而是按语文阅读的答题体系进行了比较周到的分析。”在王亚看来,“考试就需要有考试的语言体系,有统一的评分标准,这恐怕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希望大家也不要去苛责出题人。”

王亚的这一番言论,或许会让一些质疑出题老师的网友和家长有些失望,但是,作为作家,跟他持相似观点的远不止他一人。

谢宗玉:40余篇作品上试卷,自己也难拿满分

“我有近50篇作品被用在各年级的考试试卷上,因陪伴儿子读书的缘故,遇到自己的作品我也会尝试做题,但说实话我也很难打到满分,按百分算我能打到70、80分就算不错了。”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宗玉笑着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

对于阅读考题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不符的现象,谢宗玉同样觉得这很正常。“考题与作者写作时要表达的意图是否相符,这并不是重要。因为作者的创作意图,也会传递给读者不同的感受,如果说作者就掌握百分之百的真理也未必见得。”

谢宗玉认为,学校的阅读理解题,是由主观及客观题组成的,是情商逻辑与智商逻辑的统一。所以他一直觉得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题在逻辑、情感、思想和意义上是不是和作者本人特别契合也并没太大关系。

“因为是考试,所以需要一个标准答案。但是作为阅读理解,我们就很难把握标准答案。因为阅读学的不是标准,学生也不能为了考分去背标准答案。而是要培养面对类似考题时的思考方向及思考能力。”

面对此次原作者考出6分而引发的大讨论的网络热点事件,谢宗玉的看法很有意思:“学生们能对一道考题进行不同角度的讨论,这本身就是在阅读上的进步。”

在谢宗玉看来,阅读理解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许才是固定的答案。“毕竟我们所培养的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而无创新意识的人才。原作者拥有自己的想法,出题人拥有自己的见解,而学生也拥有自己的看法,悦读不是一锤定音,百花齐放才最美。”

至于网友们对于阅读理解的考题的“不理解”,谢宗玉也有过体会:“就像我写的《冬天里的一把火》这篇文章,早前就在两个不同地区用在了中考和高考预测卷上。当时,我发现作为中考题,出题甚至比高考题还难,而且两组题目中还有相矛盾的地方。”面对这样的情况,谢宗玉也是觉得无奈。“作为原作者,其实我也建议老师出题时,最好是能由语文组先进行集体分析,更负责任一点的做法,老师甚至可以在出题前找原作者交流,根据这两方意见再出题,就会更合理了。”

“不要把日常阅读和考试的阅读混为一谈”

虽然说,文学鉴赏和语文考试结合得不是特别紧密,但是又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王亚提到“文学鉴赏中有种说法,就是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包括曹禺先生写出《雷雨》之后,也有读者问他立意是什么,他也说,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的《雷雨》。诚然,由于时代、阅历、处境、文学素养等不同,文章作者与读者必然有理解上的差异。这其实就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因。可是,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题的标准答案如果与文章作者的意图不同,标准答案比作者本人具有绝对权威的解释权,将会把唯一的“哈姆雷特”强加到所有学生头上,让学生绝对认同这唯一的“阅读理解”——这样的标准答案,乃至这样刻板的语文教学,自然就有问题了。

作为父母,王亚与谢宗玉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都特别重视。“多读”,是这两位作家家长不约而同给出的首要建议。“做一份阅读试题,不如看3份作品。孩子读得多看得多,其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就会有提升。”谢宗玉说。

提到阅读益处,一些家长总希望孩子读了一本书后能立竿见影,马上对写作有帮助,甚至把日常阅读和考试的阅读题混为一谈。两位作家家长都希望大家不要这么功利。就如每次送给孩子一本书都要让他写读后感,写长长的摘录,这是很伤孩子的阅读积极性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去春游,本来很好玩的事却要强加一个条件——写一篇作文,这不是让人兴致打折了吗?不要用这样的功利破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致。

关于阅读,王亚还会根据自己以往的读书感受,每年推荐自己觉得不错的书给孩子,“有益的书和有趣的书相结合,让孩子也有自己的爱好选择,多读之后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原来这么多作家被自己的作品难住了

其实,放眼全国,阅读理解难住文章作者的事早已不是新闻,即使在著名作家那里也不例外。

知名作家周国平曾专门出了一本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叫板语文阅读理解题。有一回,他自己做题,按照标准答案只能得69分,比有的考生还低。《中国青年报》也曾刊登《我是作者,却答不准文章的“作者原意”》的短评,称12分的题目作者也只能拿到6分。

2018年,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期末统考语文试卷的阅读题,选了毕飞宇的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中《大地》的片段。考完之后,天津的中学生们纷纷跑到毕飞宇的微博下留言:请问毕飞宇老师,您文章《大地》的厚重感到底体现在哪里?

毕飞宇这样回应:“让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所谓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师们的阅读感受,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感受能力与老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这里头有失公平。就说我自己,我也是30岁之后才能阅读《红楼梦》,不是我不认识《红楼梦》里的字,是生活阅历不够,理解不了。”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卷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青年作家巩高峰的短篇小说《一种美味》。文章的写作背景置于物质匮乏的年代,描写了主人公6岁时,一家人第一次喝鱼汤的记忆。文章最后写道,从锅里跳出来的鱼“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而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正是要求考生对“诡异的光”进行理解。

巩高峰回复时称:“本来是搞笑的,谁知道有这么一出”。等巩高峰做完题后,他则感叹:“这套题的确有难度,特别是对‘95后’这代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没有那种生活经验,也没办法理解他们(文中人物)的情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