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后同学会:我们一个都没少

凤网 2019-02-21 阅读数 155513

大礼堂还是原来的大礼堂。

文/刘立稳 供图/耿红仁

过完年,给摄影界的朋友打电话约稿,我的大意是想做几组“双镜头”的图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旧岁月的影像一对比,多有历史纵深感啊?”我话未说完,漂在上海的“照相大师”老魏果断地推荐了一组图,还不忘郑重而专业地说了推荐理由,“动人的照片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去解释呢。”

老魏推荐的图片信息来自一个叫“同学时光”的自媒体。故事很简单,湖南大学土木学院78届暖通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40年后回母校搞同学聚会,有人突发奇想,翻出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一一找到昔日拍照的老地点,重拍一组纪念照。

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慨的场面,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已到了帮孩子带孩子的年纪”,可是回到母校,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快乐得像个孩子。同样的人物、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构图……当两组隔着40年时光的图片摆在一起时,有人“只看了两张就已泪奔”。

的确,这是一组不需要太多文字来解释的图片,而每一张照片似乎又都在默默讲述一个叫做光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给不同的同学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叹:

有人的感叹特有情怀——看我们这一代啊,经历了文革,亲历了改革开放,体会了转型时期的阵痛,收获了新时代的喜悦;

有人的感叹特接地气——年轻的照片看上去都好像缺营养,现在生活好,年纪大了反而个个都红光满面;

有人的感叹很特别温情——真庆幸,当年那个位置现在仍然站着一个你,一个都没少。


 

 

大礼堂还是原来的大礼堂。


 

 

当年脚下那块大石头哪去了?


 

当年脚下那块大石头哪去了?


 

当年我怎么笑得那么开心呢?


 

当年我怎么笑得那么开心呢?


 


 

都到齐了,一个都没少。


 

好不容易找到这个老地方。


 

好不容易找到这个老地方。


 

来吧,还摆一摆40年前的pose。


 

来吧,还摆一摆40年前的pose。


 

墙上怎么少了一条标语。


 

墙上怎么少了一条标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