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江边)6月17日,受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从农历年前开始就一直处于闭院状态之中的归与书院,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来自归与书院周边瑶汉村寨的30余名低年级留守儿童放学后刚回到家中,就在家长们的陪同下兴高采烈的赶到归与书院,与媒体代表、高校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等方面的嘉宾一起,共同参加了“归与书院2020年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孩子们不仅开开心心的领到了隆回县新华书店捐赠的益智图书、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洗护用品,还在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起完成家庭作业、阅读绘本、弹钢琴、玩游戏、跳绳、打篮球……忙得不亦乐乎。
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
这样一个由留守儿童、志愿者、家长代表、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组成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游戏、互动的场景,就是归与书院创始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黄勇军、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米莉筹划已久的“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的初衷。
两位创始人在长期的乡村调研的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乡村留守儿童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往往处于无人管理、无人关注、无人辅导的“真空状态”之中,长时间蹲在家门口玩手机游戏的留守儿童在乡村随处可见。“不是家长们不知道这个情况,而是即便是他们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也没有办法改变。”米莉强调,“一方面是家长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根本辅导不了孩子们的功课,另一方面是家长们往往还需要干农活、做家务,忙得很,孩子们只要玩手机,既不会闹腾,又不会出事,家长也就乐得自在。”
归与书院正式启动“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之后,孩子们无疑是最高兴的,每天基本上都会有30-40名留守儿童参加课程辅导、课后游戏等活动,而且人数还在不断的增长。孩子们和志愿者之间的信任关系也在逐步建立,很多时候,双方之间更像是朋友关系而不是师生关系。相对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性格培养,都是极为有利的事情。
归与书院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也得到了周边瑶汉两族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认可。家住奉家院子的花瑶人奉锡米,对归与书院的工作一直都很支持,不仅让自家的孩子们积极报名,每天放学后都来归与书院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进一步说服了自己村寨里的20多个花瑶孩子一起参加。按照奉锡米的话说:“我们这些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才能辅导孩子们的功课。现在两位教授带了来自省城的研究生志愿者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好好配合,让孩子们认真学习,争取以后有更大的出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与书院“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已经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6月21日星期天(也是父亲节)的课堂上,就有来自离归与书院30多里之外的大沙江的罗悦、罗傲两姐弟,他们的父亲一大早骑车将他们送到归与书院,参与当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到乡村父母、乡村孩子对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深切渴望。在父亲节发生的这样一件生动的体现了“父爱如山”的事情,也深深的打动了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志愿者杜秋悦、陈忠,让他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所拥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与自豪感。
“只要我们归与书院的课堂上还有一个孩子,我们就会尽可能的想办法把‘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坚持下去。”黄勇军极为笃定的表示,“当然,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也希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力量能够参与进来。不仅仅只是为了目前这一个归与书院的持续运行,更是为了能够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从文化与教育入手,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希望未来能够在更多的乡村进行推广,造福更多的乡村与乡村留守儿童。”
留守妈妈(村民)互助计划
张华娇是一位需要照顾四个孩子的留守妈妈,一有时间就会来归与书院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们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归与书院的常客,即便是闭院期间,也常常来书院玩耍。正是因为孩子们对书院相对熟悉,所以也就更加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进行到第4天的时候,张华娇的二女儿黄莹莹看到志愿者们一下子忙不过来,就和另外一个大班的小朋友一起,主动提出来自己可以先教小班的孩子们唱歌,成为了“小小志愿者”。
张华娇、黄莹莹母女两的实际行动,让黄勇军、米莉看到了乡村留守妈妈、留守儿童身上所具备的发展潜力与成长空间。黄勇军就认为:“乡村振兴的力量不应该仅仅依赖来自于乡村之外的‘输入性力量’,而是应该更为充分的挖掘、发挥乡村自身所具备的‘内生性力量’,只有当村民们能够积极而快乐的参与其中的乡村振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基于此,黄勇军、米莉提出来想在归与书院做一个尝试,通过建立“留守妈妈(村民)互助会”,由乡村的留守妈妈来组织、管理、照顾乡村的留守儿童。相对于外来的志愿者而言,留守妈妈如果能够获得充分的培训、实践与支持,完全可以成为更加直接的、一直都在的、“永不撤离”的乡村志愿者队伍。如果再加上留守儿童中的大班孩子主动承担起“小小志愿者”的工作的话,那么,留守妈妈互助会完全可以在外来志愿者的指导、小小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归与书院“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的日常工作需求。
“我觉得两位教授的这个构思特别的好,如果可能,我们新华书店作为国营的文化事业单位,非常乐意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归与书院的工作之中来,协助留守妈妈和小小志愿者一起,完成留守儿童放学后守望计划的工作。”专程来归与书院参加开院仪式的隆回县新华书店马晓波经理,在听到“留守妈妈互助计划”的安排时,连忙表态。
事实上,长沙的几个公益组织、社区、企业的负责人,也已经和黄勇军、米莉表达了类似的态度,希望能够组织、带领长沙的“社区妈妈”和“社区儿童”一起来到归与书院,和当地的“留守妈妈”、“留守儿童”之间进行各个方面的互动。这也是黄勇军、米莉一直都在尝试的以归与书院为平台,通过“一村一社”公益行动打通城乡壁垒,最终实现“铸魂乡村、治愈都市”这一远景目标的进一步的落地实施与路径探索。
“党建引领、村民自主、社会参与”三位一体运行机制
此次新冠疫情期间,黄勇军、米莉一直驻守在归与书院,通过近距离、长时间、高强度的观察与思考,对以归与书院所在地为代表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现代中国乡村的生活方式、组织形式、运行逻辑等主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与了解。
结合此前归与书院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性工作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两位教授逐步认识到,如何在归与书院探索、构建起以“党建引领、村民自主、社会参与”为代表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将成为未来中国乡村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展开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所能采取的优质方案与可行路径。
基于此,他们在6月17日的开院仪式上,特意邀请前来隆回县考察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湖南省财政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祝孟辉、副书记王晓辉一行,新华社记者袁汝婷、谢樱一行,隆回县常务副县长贺永亮一行,隆回县新华书店马晓波一行,湖南省华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阮子飞一行,以及乡镇代表、村民代表一起,在归与书院四楼沙龙室,召开了简单而隆重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建引领、村民自主、社会参与’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归与书院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中可能起到的先锋作用与示范效应。
在听取了黄勇军、米莉关于归与书院的简单介绍之后,祝孟辉对归与书院此前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所进行的积极探索、有效经验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赞赏。他认为:“黄勇军和米莉伉俪创办归与书院,既是记住乡愁的归来,也是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扎根乡村的再一次出发。完全可以在党建引领、村民自主、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下,继续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起到探索‘道路’、寻找‘平衡’、‘凝聚’力量、‘拓展’经验、‘持续’发展的独特影响与独特价值。”贺永亮则表示将立足党建引领,从县、镇、村的不同层面加强对归与书院相关工作的支持力度。
作为此次座谈会的社会爱心企业代表,湖南华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阮子飞在发言中强调:“两位教授所从事的工作和我们公司向长江董事长在向家村所进行的精准扶贫、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是完全一致的,理念上也是高度吻合的,我们将考虑把教授们的归与书院引进向家村,让向家村成为第一个成功复制、落地运营归与书院的美丽乡村。”
归与书院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可与社会关注,逐步具备了进一步提炼模式、输出经验、扩大影响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据悉,黄勇军、米莉将以归与书院为试点,进一步配合隆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具体工作,选择一批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一村一个风貌、一村一个乡愁、一村一个故事、一村一个课堂、一村一个公益、一村一个经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看得见、摸得着、讲得出、听得懂、立得住、传得广”。在此过程中,已经拥有湖南省精准扶贫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金字招牌”的向家村,也向两位教授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工作,为向家村的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更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