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贫“小白”到扶贫导师,这位衡南县扶贫女站长做了这些事……

凤网 2020-07-01 阅读数 50580

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女性作用愈发突出,不可替代。为此,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工厂村庄,讲述脱贫攻坚中的巾帼故事,展现她们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责任和担当、智慧和力量、柔情和美丽,彰显新时代湘女的新作为。

今天为您带来的,是衡南县栗江镇扶贫工作站站长李华华的扶贫故事。

     

《衡南县扶贫女站长:探索“三定”工作法》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这个点还没睡觉。”6月10日凌晨2时,37岁的李华华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

李华华是衡阳市衡南县栗江镇扶贫工作站站长,作为乡镇扶贫工作站女站长,“忙”是她身上的诸多标签之一。从今年3月开始到现在,她只有5月1日回家待了一整天。

从2017年5月与脱贫攻坚工作交集以来,李华华走遍了栗江镇所有村组,为贫困户量体裁衣、因户施策,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她整理台账资料的村成为全县典范,她探索的“三定”工作法高效推动扶贫工作;她当下正在为弱劳动能力者“挖掘”公益岗位。2017年,栗江镇获评全县扶贫先进镇,她个人也获得了省、县扶贫攻坚先进个人,以及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从扶贫“小白”到扶贫导师

2017年5月,34岁的李华华从水管站调任衡南县栗江镇扶贫站站长。栗江镇在衡南县属于排头的大乡镇,贫困人口基数大,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扶贫形势比较严峻。而在此之前,她从未接触扶贫工作。

为尽快告别扶贫资料小白状态,白天不够用,她便向夜晚要时间,既学相关文件,又上网查询。“我们是指导单位,如果自己都没学好,怎么指导别人?”

就在这个时候,栗江镇林泉村被衡南县列为精准扶贫台账资料规范化建设示范村的试点村之一。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李华华身上。她在村里摸底贫困人口情况,并分类建档案,“村里有多少危房改造户;外出务工的有多少人;有多少病人,分别是什么病;有多少个残疾人,是什么程度的残疾;有多少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有多少。这些都是我要分门别类整理的。如果不弄清楚,就没有办法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李华华说,为整理林泉村台账资料,她曾有半个月没休息过一天,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2点多,然后开车回到镇里办公室躺在沙发上休息,早上6点多起来又继续前往村里工作。

李华华(左二)下村调度扶贫工作。

林泉村党总支书记王会军感慨地说:“从没见过这么拼命的,她经常加班到深夜,慢慢与她共事的人也习惯她的节奏,主动加班了!”后来,林泉村的台账资料标准化、规范化经验在全县作为典型推介,前来学习者络绎不绝。

“全镇3000多个贫困人口,每一个人的情况李华华都能对答如流。”栗江镇党委副书记罗丽娜告诉记者,“三年时间,她从扶贫‘小白’,变成了扶贫工作培训会上侃侃而谈的老师。”

从“女司机”到“赛车手”

“她真傻呀,知道我家急需要钱用,为了让我安心,自己出钱垫付!”谈起李华华,栗江镇东方红村贫困户王桂成感激地说。

王桂成平时习惯把名字中的“成”写为“诚”,从而导致登记错误,产业扶贫分红款也一直打不进他的账户。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李华华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350元为他先垫付了这笔分红款。

在家人眼里,李华华是一个为了扶贫工作“走火入魔”的人。

2017年,栗江镇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那时正是李华华女儿初三最紧张的阶段,她自己没时间管,便经常委托亲戚朋友去学校接送寄宿的女儿。端午节,她就回家吃了一顿中饭,又匆匆赶回单位加班。

“以前都是在她家吃饭,现在别说吃饭了,见个面都要预约,就是偶尔一起吃个饭也是工作电话不断。刚开始不习惯,现在我们都理解她了!”她的姐姐李欢欢说,“以前她开车水平不好,一年时间她就练成了赛车手!”

李华华(右)走访贫困户。

记者发现,李华华2017年购买的车,已经跑了10万多公里。

李华华告诉记者,从今年3月到现在,她只在5月1日回家休息了一整天。

她辛苦的付出,换来了群众的满意和认同。

70多岁的西山村村民肖标新患重度瘫痪,李华华知道后主动帮他的两个小孙子办理好教育扶贫资助;接龙村沙塘组贫困户王元保是移民户,家里土砖房倒塌,她把他列入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当年年底,王元保就入住新家;她还常帮残疾人贫困户苏清军推销鸡蛋,苏清军不仅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为李华华点赞,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防严控期间,委托李华华为一线医护人员赠送土鸡蛋……

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李华华还特意自己花钱升级了“装备”,购买了新电脑、新打印机、新手机。她的一台手机用来存各类表格等扶贫资料,一台手机专门用来接电话。

栗江镇有22个村,其中20个村有工作队队长。李华华坚持镇、村、组三级联动,创新“三定”工作法:定位服务,讲究实效;定期培训,随机抽考;定时督查,督导精准。通过“三定”工作法,该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群众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升。

2017年,栗江镇获评全县扶贫先进镇,李华华被评为扶贫先进个人,栗江镇“三化”经验在全县作为典型推介。

“李华华是衡南县一名乡镇扶贫工作站女站长,她不仅在工作中有男子的拼劲韧劲,还有女子的耐心细心,是个拼命的‘女汉子’!”衡南县扶贫办时任主任刘向群曾如是表示。

越来越多的“公益性岗位”

“除了种田、养鸡,我现在有份轻松的清洁工作,每个月能多赚几百元。”78岁的贫困户郑启元笑呵呵地说。

郑启元是栗江镇余岭村人,与儿子相依为命。他的儿子身体不好,每年医药费约1万元,年过四十依然未婚,而且,家里的土坯房属于危房。郑启元家离村部步行约20多分钟,“要穿过石板路、田间路才能到达”,如果进行危房改造,则房子的拆、建都需要一笔不少的钱,而且建筑材料也不好运进去。因此,李华华建议他们搬去易地搬迁集中地,只要出6000元就能住上50平方米的新房。而且,李华华还给老人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在这个易地搬迁小区做清洁员,一个月只要扫两次,就有几百元的收入。

“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的人如何脱贫,是我们接下来关注的重点。”李华华告诉记者,目前针对弱劳动能力贫困户的主要帮扶措施是增设更多的公益性岗位。比如,在当地的一家油茶种植合作社,李华华走访发现,该合作社设有三个固定除草岗位,但也会临时性招聘大量人员去除草。于是,她建议对方多设置几个公益性固定除草岗位,专门提供给贫困户。“现在我们有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等10多个不同类型的公益性岗位,每个村都有贫困户去上岗。”

对于无劳动能力者,衡南县已在制定政策,为低保户逐步提高政策性收入,而李华华也在对贫困户是否有富裕亲戚进行摸排。“如果没有富裕亲戚或者富裕亲戚不愿意帮忙,我们就去找本地的企业老板、成功人士‘化缘’,去年就对接了几十户。”李华华说,去年有一名贫困户因为无钱住院而给她打电话求助,在她的牵线下,一位爱心人士一次性就捐赠了5000元。

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李华华充满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