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们出生第一眼就见到的人,迎接生命,保驾护航;
他们是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妙手仁心,专业敬业;
他们在死神无情的镰刀下抢救生命,白衣执甲,逆行出征。
他们不是血亲,却愿为我们竭尽所能,不是生而无畏,只因生命值得敬畏。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来袭,为了狙击病魔,白衣战士奔赴抗疫一线,用职业精神与病毒搏斗,他们以仁爱之心来敬佑生命。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今天,跟随我们去听听他们在抗疫一线的故事。
他们是逆行者
今年1月18日,新冠肺炎病毒在武汉悄然肆虐。在官方和媒体都在号召大家居家隔离、不要外出的时候,一位84岁的老人却在以补高铁票的办法逆行赶赴武汉。
当时,这位老人坐高铁的照片“刷屏”网络:在高铁餐车一角,他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刚刚翻看的文件……
他,就是钟南山。
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这位80多岁的老人陪伴着14亿中国人度过最难的时刻。
他们是坚守者
1月25日,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凌芳随湖南援鄂医疗队一队一起进驻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作为黄冈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集中收治点,这里被外界称为黄冈“小汤山”。
凌芳记得,有个40来岁的中年男子确诊被收治后,一进来就对着医护人员恶狠狠地说:“如果我死了,就拉你们垫背!”
冒着感染的风险救死扶伤,却还被病人恶语相向,医生会感到委屈难过吗?
“不会,反而更多的是怜悯。”凌芳说,现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没有特效药,作为医生能做的也有限。在直面病人时,她能感受到人在疾病面前的恐慌和无助。
所以,查房时,为了避免因身上的防护隔离装备造成的疏远感,她会主动近前拉拉患者的手,跟心情不好的小情侣开开玩笑,帮他们一起规划未来的生活。
“有时候,只要看到他们对我绽放的一个笑脸,真的,我觉得这一天都是明媚的。”
他们是陪伴者
“张医生,我喘不上气了,是不是我的血氧又掉了?张医生你快告诉我,我的血氧多少了?”2月10日晚6时,湖北省黄冈市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西区抢救室内,一名年过八旬的老爷爷喘着粗气,焦急地询问张田慧。
张田慧是湖南援鄂医疗队队员、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自大年初四以来,她无数次面对这种神情——焦急、害怕、喘不上气。她知道,此时最重要的是让患者的呼吸平稳下来。扬起一个笑脸,她语调轻松地说:“爷爷,你血氧93,已经正常了,你放松,放松!”
几分钟过去,老人从一分钟40次的呼吸频率降到了20次。
“我平时身体很好的,这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住院。”等平静下来,老人仰着脖子对张田慧说,第一次住院,又没有家人陪伴,内心的紧张可想而知。张田慧很理解,她陪老人聊了一会,等到他彻底平复下来,才向接班的同事交待好,转身离开。
此时,离规定下班时间已过去40分钟。
“有人关心我,劝我和患者保持一米的距离,但怎么可能呢?我们在抢救患者的时候,吸痰、按压,哪一个操作可以保持一米?”张田慧说,“无论有怎样的风险,只要看见病人、只要病人需要,我们就得上,这是医生的天职。”
他们是见证者
“抵达黄冈的第一个早晨,拉开窗帘,一眼望去,曾经的川流不息变得空空荡荡。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这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那么寂寥。”
这是1月26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吴小慧到达黄冈时写下的第一篇日记。一天后,她正式进驻黄冈惠民医院。
第一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隔离区,戴着双层医用手套给病人脉诊时,吴小慧说自己“很茫然”:隔着手套指下找不到感觉,摸索了好一阵才逐渐掌握技巧;戴着会起雾甚至滴水的护目镜看舌象也是一种挑战,她必须跟病人保持更近的距离,先记录表征,再用工作手机拍下舌象记录传到隔离区外,等她从隔离区出来后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开方处药。
“今天是个值得期待的好日子,昨天已有一批病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两次检测阴性,并经过影像学对比,已达到出院指征。我们一进入病房,2床的熊哥特别惊喜地问这问那,还叮嘱我,太瘦了,在我们黄冈多吃点。”当她查房告诉陈姐很快可以出院了,陈姐兴奋地握住了她的手,但是立马又松开了,连声说:“不行不行,不能跟你们握手,不能转染给你们。你们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爸爸和妈妈。”
熊哥的叮嘱、陈姐的举动,还有许多病患的言行都让吴小慧感觉“特别暖心”,“医患情深,让我们觉得一切付出很值得,更有动力。”
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病人数量渐趋减少,吴小慧跟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细致。她建立了病友群,跟部分有需求的病人互加了微信。有一天下晚夜班,她看到一位出院病友发来的一条微信:“小慧医生,你的声音真好听。”
根据2019年初的数据,中国医生数量已达450万,他们是健康中国的守护人。
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致敬医生,就是致敬那些为我们拼过命的人。
节日快乐,最可爱的人!
整理/张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