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今,当你漫步在风景优美的湘江之畔,你会看见一块重达百吨的巨石,这块120吨的青灰色花岗岩是从4000多公里之外的天山峡谷运来,以纪念八千湘女上天山,保卫、开发、建设新疆的丰功伟绩。
72年前,共和国历史上首批大规模进疆的湖南女兵奔赴天山南北。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2年3年间,湖南共计有八千余名女青年应征入伍。她们进疆的漫漫西行路,迎着肆虐的风雪,冲破残匪的袭扰,也开始了自己不一样的工作和人生……
正是她们的付出,结束了“屯垦戍边,一代而终”的历史,让新疆,让祖国的千里边防长治久安。
时光荏苒,转眼70余年过去了,岁月早已经将出发时风华正茂的少女,变成了回来时饱经风霜的奶奶,她们的芳华,在新疆绽放。不变的是她们为祖国奉献终身、改变边疆面貌的初心,她们忠诚报国的大爱情怀、勇于担当的意志品质、甘于奉献的崇高境界,永放光芒。
湘水边的那块“湘女石”与天山遥遥相望。天山下,湘水边,亲情从此绵延牵挂。
他用32字概括“八千湘女”的精神内涵
今日女报/凤网见习记者 周雅婷
“把各种历史的细节挖掘得很充分,平常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群像,但在八千湘女口述史里,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把每一个人物鲜活的、生动的形象,都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了。”对今日女报/凤网全媒体近期推出的“湘疆绽芳华——八千湘女口述史”系列报道,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安中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如果有机会,我也真想到新疆去看一看,为边疆建设、民族团结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截至目前,“湘疆绽芳华——八千湘女口述史”系列报道已推出20期,多篇爆款文章刷屏网络,引发读者共鸣。一篇篇文字中的感人故事,一张张老照片中意气风发的湘妹子,天山南北、戈壁荒漠,留下了她们艰苦奋斗的铿锵足迹,演绎了一段段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佳话。如何看待“八千湘女”这个群体?她们的故事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我们又该如何传承湘女精神?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了对“八千湘女”这段历史关注、研究多年的王安中,听他讲讲八千湘女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
应当给予她们更高的评价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安中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八千湘女”的报道,视频中的老人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回忆起自己在新疆的经历时,却依然坚定地说出“党叫干啥就干啥”,这句话给了王安中极大的震撼。“她们的故事很感人,蕴含着独特的精神力量。”
“研究八千湘女这段历史,就是纯粹地为她们的精神所感动。”王安中主要从事近代军事史研究,他希望湘女们的故事和精神能被更多人了解和学习。在他看来,八千湘女是近现代女性中理想信念特别坚定、奉献精神特别突出、特别能够吃苦耐劳、特别讲究民族团结的一个群体。“在湖南历史上、新疆兵团史上,都是一个标志性的存在。”
湖南与新疆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左宗棠曾西征收复新疆,清代杨昌浚曾写“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讲的就是湘军建设新疆的场景。“不论是‘八千湘女上天山’,还是23年以来湖南的对口援疆工作,湖南与新疆各族人民开拓创新、接续奋斗,共同谱写着团结稳定、繁荣发展的壮美篇章。”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群风华正茂的湘妹子积极响应祖国“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来到边疆荒漠屯垦戍边,成为边疆的第一代女教师、女医生、女会计、女纺织工、女农技师、女拖拉机手,在工作和生活中,与新疆人民亲如一家,为新疆的开垦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巩固边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女性自立自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应当给予‘八千湘女’更高的评价,甚至可以考虑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
天山雪松根连根,湘疆人民心连心。“八千湘女”不仅是新中国边疆建设史上的丰碑,还是内地与边疆各族群众血肉相连、亲如一家的表率。王安中认为,提炼出“八千湘女”的精神内涵既是对这段历史的总结,也是当今时代的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八千湘女’丰厚精神力量,对于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湘女们引人注目的特质
“绝对忠诚以身许党、巾帼从军无怨无悔、扎根边疆艰苦创业、赤诚相待大爱无疆”,王安中将“八千湘女”的精神内涵概括为这32个字,“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女青年在参军入伍、屯垦戍边、建设新疆过程中,在与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生死相依过程中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王安中告诉记者,只是“忠诚”二字不足以涵盖湘女们的理想信念,“一收到援疆号召,当年这些湖南女青年立刻义无反顾地去了,秉持着‘党叫干啥就干啥’的信念,所以她们对党是‘绝对忠诚’”。
“就如第一代援疆湘女黄厚瑜,一心扑在新疆乡村教育事业上,一生无儿无女,忠诚于党的教育工作。湘女们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里,听党话、跟党走,辗转多个岗位、不同行业,数十年如一日奋战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各条战线。甚至有的还未到达终点就已牺牲,留下了‘还没来得及为新疆作什么贡献就离开人世’的遗憾。真的是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献给了新疆。”
“事实上,数量如此多的湖南女性集体从军,在历史上也不多见。”根据资料,当时上天山的不止八千湘女,还有鲁、豫、川、沪四省市共4万多人。1951-1952年,大约8000名湘女进疆;后从华东招了2000多名部队女护士、从山东征了3000名女兵;1954年,又从山东征了7000名女兵。到195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部队中女性的比例增长到40%。她们及其子孙后代,用青春、汗水的奉献,在新疆这片占祖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的舞台上演绎出辉煌而壮美的协奏曲与交响乐。
其中湖南的女兵,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只有12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批以参军名义进疆、人数最多的年轻女性群体。“有的姐姐带着妹妹一起,有的和同学结伴而行,有的甚至瞒着父母‘离家出走’,这种纯粹的、一心为了国家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也是湘女们身上极为引人注目的特质。”
“来到新疆后,年轻的女兵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无论严寒酷暑,都照旧开荒、耕地、挖羊粪,建造营房、修建水渠,与男兵们一道参加各种劳作。”据不完全统计,1954年到1966年期间,新疆的耕地面积由113万亩增加到1212万亩,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了11倍。与此同时,由于高强度的体力强度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许多女兵们都患上了肺结核、风湿等疾病。
在艰苦奋斗中,许多人成了建设新中国的佼佼者,她们创造了新疆乃至新中国历史上一系列“第一”,如张迪源成为第一个上共和国邮票的女拖拉机手,戴庆媛成为第一代维吾尔文汉族女翻译等。更为可贵的是,湘女们在边疆艰苦创业的同时,还在这片荒原上落了地、生了根。“许多人后来留在了新疆,在此扎根,结婚、生子,她们的儿女后代甚至也参了军,成为新时代建设新疆的主力军。”
此外,各族人民之间互帮互助、没有界限、不分你我的民族亲情也是“八千湘女”的精神内涵之一。“入疆年纪最小的湘女陶敦曾在危急时刻顺利营救了难产的哈萨克族产妇与婴儿,被年轻的哈萨克族病人亲切地称为‘妈妈’。将对方的小孩当作自己的孩子,将湘女称为‘妈妈’,大家语言、生活习惯、服装可能有点不同,其余的真可以说是亲如一家。”
传承那段动人的历史记忆
“如今,当年风风火火‘上天山’的女青年都已至耄耋之年,如何将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保存记录下来,需要我们思考,并且尽早完成。”在王安中看来,传承八千湘女精神需要三个层面的努力。
“首先就是整理史料,收集当事人的日记、回忆录以及相关报道,新疆和湖南两地合作做好史料收集工作。”王安中提到,目前对八千湘女这一群体的报道存在着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但还不够”。
“可以考虑用展览的形式传承记忆,至于是专门的小型展览馆,还是女性或党史展览馆中的一个独立章节,都可商榷。”当年前去支援新疆建设的湘女人数众多,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不论是群体性的记忆还是个人经历都有能支撑起这一形式的充盈内涵。
第二,除了史料的收集工作外,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王安中认为,我们应依托高校和社科研究机构,组织专家、学者,以课题的形式对湘女文化进行深度研究。
第三,要让更多人了解、学习、传承八千湘女精神,持续广泛宣传推介更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除了纪录片、各种形式的权威媒体报道外,还要在新媒体传播方面进行拓展,推广力度和效果还要加强,增强社会影响。“也许她们就是家里的亲人、邻居,既然这么动人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不把它传播开来,让它成为激励当代女性自立自强、民族之间更加团结的指引呢?”
来源:今日女报
编辑:俏俏
二审:李立
三审: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