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28日《湖南日报》开始推出的《谋新篇促发展热点话题谈心录》专栏之《湖南“十二五”规划新亮点:八大工程绘民生愿景》一文和红网专题《乘势而上谋新篇》专题,感触很深:湖南“十一五”确实是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最好的五年,是催人奋进的五年,是生活得越来越有尊严的五年。由此,我更深深感到,2011年初湖南“两会”通过的湖南省“十二五”规划,描绘的新宏伟蓝图更让我为之振奋与欣慰。这个规划的核心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身与改善民生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这一“转”与“保”并重的执政新思维,让人格外充满期待和敬意。
转方式是时下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事实上,一个地区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就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坚持与时俱进。回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的发端、繁荣总是与青山绿水相伴,一些文明的衰落、消亡也常常与山穷水尽相随。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大山再也经不起肆意开垦,森林再也经不起任意砍伐,河流再也经不起随意污染,资源再也经不起恣意挥霍。在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问题上,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受益,不变则罔、不转则退、慢转也是退。
神奇美丽的湖南,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大开发中的湖南,热潮涌动,蓄势正发。湖南省委书记周强曾说过,青山绿水是湖南的最大优势。人们普遍看好湖南的发展潜力和美好未来。但是人们也在担忧:湖南会不会因为加快开发而失去青山绿水?会不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牺牲良好环境?湖南“十二五”规划人们肯定的答案:湖南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优化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这必将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的道路,既能培植金山银山,更能保住绿水青山。
诚然,转方式可能短期内会影响GDP的增长速度,会拉民生投入的后腿。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转方式”与“保民生”的关系,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如果转方式不能够保民生,这种转变就是失败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转方式”必须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民生建设作为“转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看到,在这个方面,湖南响亮地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这是颇有战略眼光的。认为只有牺牲经济发展才能搞好民生建设,同以牺牲民生建设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一样,都是对科学发展的误解。其实,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行不悖,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发展经济的过程,而且是更基础性的工作。加大民生投入,可以解决贫困群体的困难,还会促进消费,使发展由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改善民生使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良性互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思路。
保民生与转方式,互为目的,也互为前提。真正认识到这一点,转方式才能真正为民生服务,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来源。湖南转方式与保民生并重的执政新思维让我们坚信,实现了这样的转变,转方式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随着转方式进程加快,随着民生不断改善,一种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人民新生活必将灿烂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