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理论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武装工作综述(下)

凤网 2011-09-24 阅读数 120196

“价格贵不贵,要看摊位费”、“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如果没有亲自阅读,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话语出自一本理论读物。

长期以来,理论读物往往被贴上“高深莫测”的标签。而近期出版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表达、贴近群众的内容,不仅解释“怎么看”,而且揭示“怎么办”,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党中央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极探索理论走向大众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加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普及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阐释,架起了理论与群众、政策与百姓之间的桥梁。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大众化

《旗帜》,一部文献纪录片。

适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6月19日至28日,由中宣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与观众见面。

全面记述我们党90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全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光辉业绩,国内观众超过2.5亿,这就是《旗帜》的力量。

围绕重大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一个突出特点。

2007年,推出文献片《复兴之路》;

2008年,推出文献片《伟大的历程》和《改革开放30年纪实》;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出文献片《辉煌60年》;

2011年,《旗帜》引发观看热潮。

无一例外,这些作品都获得了极大成功,好评如潮。

有人诧异,并探究其中的奥秘。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如果把一个科学理论供在殿堂,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大众化,殿堂里的理论不为群众完全掌握、真心接受,就难以产生巨大的改造社会的力量。这些文献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让理论变得亲切动人、通俗易懂。

文献片《旗帜》,为了拿出高质量的解说词,来自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和高校、军队研究单位的专家学者队伍“众星云集”,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撰稿组,扎实开展前期调研、资料收集、学术研讨,反复进行讨论、修改、完善。

一词一句,呕心沥血;一帧一景,深思熟虑。观看《旗帜》,几乎所有观众都记住了片头画面——炽热的钢水浇铸出一个巨大的党徽。《旗帜》总导演阎东说:“很多人对我们党的形象的理解就是钢铁般的,表达这种意念需要一个形象化的镜头。”为了完成这几十秒的片头,摄制组在几个月中画了无数张草图,最终得以在火热的钢炉旁拍摄完成。

 

正是这种把“高深莫测”的理论转化成通俗易懂的道理的执着、坚持,才让这些作品成为精品、经典。

事实上,无论《旗帜》还是别的纪录片,都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熠熠生辉的几颗“星”,而各地区各部门无数人为此所作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就,则构成了一片繁星闪耀的苍穹。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走进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小营路的吴霖家中,便见到历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被整齐地排列在书柜最中间的一层,格外显眼。“这书耐读、管用,放在这里我能随时看见、随手翻阅。”吴霖指着9本书,认真地说。

在南昌市八一广场新华书店、时代图书广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摆放在热点展柜的显眼位置,收银柜台前也设立了图书专架。“这本书在我们店卖得很火,每天都有不少读者前来咨询,现在已经销售了近千本。”八一广场新华书店二楼门市部主管李娜介绍。

9月19日上午,青海省委讲师团来到西宁市北气象巷社区,和社区群众一起座谈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座谈会上,社区群众就教育、物价、医疗等社会热点问题提问,讲师团成员一一解答。北气象巷社区主任石秀玲说,这本书话说百姓事、贴近百姓心,在问题面前不绕开,在矛盾面前不回避,讲到我们心里去了。

发行一个月,销量超过200万册;超过两亿人次的观众热捧一部电视理论专题片。这就是《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和同名电视专题片创造的奇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8月30日在《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编写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怎么看”与“怎么办”很好地结合起来,既讲成因、又开良方,既摆问题、更指出路,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呈现在人们面前,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做到了知与行的统一。

《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已经成为理论大众化的一个品牌。自2003年以来,中宣部理论局连续9年组织编写,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成为干部群众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帮手。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是因为它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它和老百姓之间应该是没有距离的。他表示,近年来,《理论热点面对面》的针对性在不断增强,这也是它越来越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8个热点难点问题。薄薄一本,但足够厚重,它凝聚了编写者的大量心血。

为了编写好《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者在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工作协调会、组织专题研讨、起草书稿初稿、集中修改书稿、广泛征求意见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艰苦努力:为了选题准确,在人民网、新华网公开向网友征集选题,吸纳观点;为了贴近实际,相关人员赴全国各地实地调研,了解民情;为了确保权威,动员多方面力量深入研讨,反复推敲;为了说理透彻,编写者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力求集思广益。

在任何一部经典理论之作中,人们似乎都能透过字里行间、画面声音,品读出编写者真诚的付出与倾注的感情。

2007年,一个名字被传颂,一个人物感动中国。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他讲课有三个条件:准备一条毛巾用来擦汗,准备白开水随时要喝,了解听众的年龄层次。

每一堂课,不管听众是十几人还是上千人,他都激情四射,达到忘我境界。他说:“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来自实践,集合了党的智慧。但它毕竟是抽象的、逻辑化的理论,必须用形象生动的表述进行传播,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我要真学、真信、真用,还要掌握真情传播的方法。”

截至2011年,中央编译局共有138位长期从事经典著作编译和中央文献翻译的专家学者获得了全国“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翻译界最大的资深翻译家群体。正是他们的忘我付出,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最多、最全的国家。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动情地说:“这是一支业务精湛、功勋卓著的翻译工作者群体;这是一个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真理而献身的群体;这是一个默默奉献、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的群体。我们党的编译事业史册上将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无论是方永刚,还是中央编译局的翻译家群体,或是数量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他们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他们,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落地生根、深植大地。

为历史和人民作出贡献的人,历史和人民终究不会忘记他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