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织好保护个人信息的“法网”

凤网 2012-12-19 阅读数 114683

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电话就“接踵而至”;孩子还未出生,手机已被奶粉推销电话打爆……这样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怎样泄露出去的?对此类问题寻根究底的同时,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也暴露在公众面前,如何保护好此类信息,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随着网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与现实世界相类似的各种特征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比如说网络犯罪、网络欺诈、垃圾信息、黑客攻击、侵犯个人隐私和网络恐怖主义等越来越多的网络犯罪行为不断出现,其危害对象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甚至已发展到严重影响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安全的程度。对此,唯有织好网络个人信息安全的“法网”,才能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织好这张“法网”,就必须斩断利益链。在信息时代,个人信息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正是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贩卖个人信息的驱动力。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首要的是从源头上堵住个人信息“流出”的漏洞。环顾现实我们发现,能够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确实不少,在互联网领域而言,各类个人注册信息是危险系数最高的。斩断利益链,就要加强对网络运营公司的管理,对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在法律的框架内严格处理。

织好这张“法网”,需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目前,我国涉及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虽多,但相关规定条款过于分散、操作性不强,由此也导致公民维权面临成本高、取证难等问题。同时,在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规中,金融、电信等领域的相关规定较为具体,而对职业中介等一些机构的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则比较缺失。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部专门、权威的法律必不可少,提高执法力度,为公众建立一道信息泄露“防火墙”也很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