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失效”公共艺术展正式开幕:一场关于气候危机的艺术探索

凤网 2025-04-10 阅读数 27064

图片 1.png

今日女报/凤网讯(记者 赵周舟 通讯员 周瑜)近日,“日常失效——气候变化下的古井与古廊桥”公共艺术展在长沙岳麓区文悟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开幕。现场气氛热烈,观展家庭络绎不绝。

本次展览基于绿色潇湘与本地河流守望者、艺术家、摄影师共同开展的田野调研项目——“气候变化下的古井与古廊桥保护行动”(简称“桥井计划”)。

图片 3.png

展览互动卡片(图片摄影:史海桦)

展览作品涵盖纪实摄影、口述影像、油印木刻、影像装置、摄影装置、材料装置等多种形式,以古井与古廊桥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的深远影响。

图片 4.png

艺术家申孟珑和他的作品《迴龙桥回声》(图片摄影:史海桦)

从沉默的廊桥到退为符号的泉井,从自然的馈赠到水的记忆,展览不仅是对“日常失效”这一主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气候危机的有力回应。其中参展作品《渡与存》以古廊桥为载体,呈现人、 桥与河道环境在同一空间中的复杂关系,作者试图揭示,面对极端气候和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而作品《广利桥》则寓意面对气候与环境变迁的挑战, 人们应该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 让古廊桥的价值在新时代代代相传。

图片 6.png

@史海桦 渡与存/Passage and Existence(图片摄影:史海桦 )

微信图片_20250417120937.png

@陈彦霖Elaine 广利桥:岁月与生态的守望(图片摄影:小寒 )

主办方绿色潇湘表示,气候变化作为全球性危机,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希望借由这些艺术作品,呼吁公众重新审视自身角色,从旁观者走向行动者,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展览将持续至4月22日,欢迎广大市民前往文悟文化艺术中心观展,感受艺术与环保的跨界对话,共同思考气候危机下的文化记忆与未来。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