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芳芳
当长沙五一商圈人潮涌动,张家界奇峰吸引无数镜头,凤凰古城沱江波光粼粼,湖南文旅的热度早已“霸屏”网络。流量如潮水般涌来,见证着湖南文旅的蓬勃生机。如何让这股热潮持续滚烫,让湖南文旅既有网红的热度,更有长红的底气?答案在于,既要接住流量的“烟火”,更要炼就质量的“真金”。
以文化铸魂,让流量成为传承的纽带。湖湘大地文化底蕴深厚,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韶山的红色记忆、湘西苗寨的民俗风情,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若想让流量转化为文化生命力,就需深挖文化宝藏。在长沙,将非遗湘绣、浏阳花炮融入旅游体验;在韶山,打造沉浸式红色剧本游;在湘西,举办传统手艺工坊。以文化为舟,流量为帆,推动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发展。
以服务筑基,让流量化作口碑的回响。优质服务是文旅的“金字招牌”。面对大量客流,湖南文旅需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下足功夫。加密景区专线、优化道路指引;严查价格乱象、提升卫生标准;规范网红小店、保障饮食安全。景区服务也应注重细节,张家界导游多备些地图,凤凰古城商户多些提醒,长沙志愿者多些引导,用贴心服务赢得游客口碑,吸引更多回头客。
以创新破局,让流量催生多元的精彩。旅游消费不断变化,创新是保持活力的关键。湖南文旅应大胆跨界,在科技融合上,利用VR、AR技术丰富旅游体验;在业态拓展上,推出“露营+音乐节”等新模式;在产品升级上,开发“跟着诗词游湖南”主题旅游线路。让年轻人在打卡网红景点时,也能体验文化的深度;让亲子家庭在游玩中,收获知识与欢乐。满足不同游客需求,让流量转化为多元消费活力。
以生态为底,让流量绘就永续的画卷。湖南的绿水青山是大自然的馈赠,守护生态底线就是守护文旅根基。景区需严控游客承载量,避免人数过载;推广低碳旅游,鼓励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加强环境监测,让湘江碧水长流、洞庭湿地常绿。将生态保护融入发展,实现流量与生态和谐共生,让三湘四水的美丽长久流传。
流量是机遇,质量是根基。当文化底蕴、服务品质、创新活力、生态底色全面提升,湖南文旅必将迎来细水长流的繁荣。从网红打卡地转变为心灵栖息地,从流量聚集地发展为品质新高地,湖南文旅定能以过硬的质量保持长久热度,让湖湘大地的魅力愈发耀眼。
来源:今日郴州
编辑:徐珂
审核:唐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