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君
8月17日晚,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在新蒲新区启动第二届“中医夜市”,针灸、拔罐、推拿等免费服务排起长队。事实上,这股“中医+夜市”的风潮已席卷全国各地。在湖南,常德、衡阳、邵阳、郴州、益阳、永州、娄底、长沙市天心区、怀化靖州等地同样刮起了“中医夜市”风,人气都很旺。去年火爆网络的常宁中医夜市,在今年3月就以“春生篇”开市。全国多地的“中医夜市”火了起来,这其实就是一场全国范围的文化与经济共振。
“中医夜市”通过针灸、拔罐、推拿等亲民服务,让市民在逛夜市的过程中零距离感受中医的独特之处。这种“边逛边调理”的创新模式,既保留了中医精髓,又以其年轻化的呈现方式赢得大众青睐,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窗口。
“中医夜市”抓住夜间这个时间维度,让更多人得以在闲暇时间走进中医。过去,人们到医院就诊时多是身体已经出现各种症状,而好的中医院科室往往一号难求,“中医夜市”把问诊前置,让人们能够尽早关注亚健康状态。
同时,各地“中医夜市”大多是由各级卫健委或中医院组织主办,在专业性上大大消除了人们的疑虑。一些“上班族”白天因为工作忙没法去医院,很难有时间主动调理身体,夜间咨询问诊恰好实现错峰,为他们提供了更便利的选择。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医夜市为“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它将健康养生消费与夜间休闲娱乐相结合,拓展了夜经济的消费场景。养生保健服务、中药材及相关文创产品的售卖,不仅带动了消费增长,还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为城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助力城市经济在夜间时段持续“升温”。这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实践,印证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观点:“中医药既是卫生资源,更是经济、文化资源,夜市模式为地方发展开辟了新赛道。”
“中医夜市”活动火热的背后,是中医药文化日益融入大众的发展趋势,是人们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同。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传播,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受到大众青睐。
“中医夜市”,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其所倡导的防治未病理念,恰好与当下年轻人热衷于养生保健的目标相契合。夜市这一创新、有趣的活动形式便成为绝佳的“连接点”,让年轻人能够找到传统文化最为鲜活的打开方式,用“人间烟火”熬煮中医药文化大餐。
来源:红网
编辑:徐珂
审核:唐天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