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女图丨中国首个选美冠军为什么是这个“姨太太”

凤网 2018-04-11 阅读数 205206

文/夏晓丹

论美女的吸引力,实在是无需论证的伪命题。美女在哪里,眼球就在哪里,商机就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所以“美女经济”吸引着广大美女、美女爱好者和无数伴生的上下游产业的目光。从1908年8月在英格兰福克斯通小镇举行的第一次国际选美大赛开始,110年间,全世界诞生的选美赛事多如牛毛,大到“世界小姐”“洲际小姐”“国家小姐”,小到“省际小姐”“城市小姐”“小镇公主”甚至“校花”“班花”,选美刺激着荷尔蒙、钱包,也刺激着无数发展机会,有效拉动GDP。

中国从来不缺乏选美的社会基础。在漫长的封建男权社会,中国的帝王们早就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选美活动,他们到民间海选佳丽,为此还堂而皇之颁布“选美诏书”。最奇葩的当属晋武帝司马炎,公元273年7月的一天,司马炎向全国未婚美女吹响了集结号,凡出身显贵、“美而长白”者等待遴选,更搞笑的是诏书还附有“采择未毕,权禁断天下嫁娶”的禁令,颇有等待“秋后问斩”的黑色幽默感。当然,这样的选美是满足帝王身体需要的悲剧事件,与近现代选美有本质区别,后者才是完全社会化的喜剧事件。

中国近代选美的源头要追溯到1946年的“上海小姐”选举。虽然今天的人对此十分陌生,但在当年,“上海小姐”的风头完全不亚于今天的“亚洲小姐”“香港小姐”,她们就是那个时代的李嘉欣、张曼玉、赵雅芝、孙俪、汤唯……而中国第一位选美冠军的殊荣,最后竟落在一个姨太太头上。

提起这场选美,背后连着一个灾难。1946年春末,苏北平原连遭暴雨和洪水,300万难民流离失所,洪水过后是大旱,田间颗粒无收,疾病肆虐。忙于内战的国民党政府国库空空,需向社会募捐赈灾款20亿,“上海皇帝”杜月笙应邀挑起重担,打算以一场“上海小姐”的选举活动拉动捐款。

这场史无前例的“选美”受到保守势力的疯狂抵制,尽管报纸和电台炒得如火如荼,报名者依然寥寥无几。杜月笙只好拉动朋友圈,邀请周璇、童芷苓、王丹凤等明星参选。她们报了名又退赛,很是迟疑,越剧名伶袁雪芬坦言:“赈灾义演本人全力支持,但参加选美易遭人非议,实在难以参与。”

当时人们对“选美”的看法还停留在封建时代,从明朝中期女性“赛足会”到晚清时期青楼“花国选举”,“选美”无非是男性赏玩女性的社会化,而女性作为玩偶的身份从未改变。无意间,杜月笙为近代选美划下了标准,他承诺:“‘上海小姐’对社会将具有积极意义,不但要求形体美,而且注重品德美、思想美。”8月初,一个叫高清漪的上海女生率先报名,杜月笙火速宣传“上海小姐”以女学生式的清纯为美,与过去选花魁是两码事,报名者一下激增到3000多人,那些退赛的女明星也重新要求报名。

1946年8月20日晚,“上海小姐”总决赛在新仙林舞厅开幕。因为是中国首次选美,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特别派员前来拍摄纪录片。当晚霓虹闪烁,人头攒动,入场观众多达3000人,上海政经名流、各界领袖、财阀纷纷就座主席台,梅兰芳担任颁奖嘉宾。深夜11时,杜月笙现场公布评选结果,王韵梅以超过6万张的选票当选“上海小姐”。王韵梅是谁?大家面面相觑,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地址、电话、照片都不详,不过“其销券募款之能力,则是胜过所有应选人。”

神通广大的记者终于挖出内幕,王韵梅原名王国花,曾是上海仙乐舞宫的舞女、知名交际花,当时是四川军阀范绍曾的姨太太。范绍曾与杜月笙交情匪浅,风传两人都斥巨资为王韵梅助选,当时一张门票两万,每位选手的选票也要靠金钱购得,所以最终的赢家还是赢在背后的财力。除了冠军王韵梅,亚军谢家骅、殿军刘德明、“平剧皇后”言慧珠、“歌星皇后”韩菁清等人也拉动了大量赈灾款。中国的首次选美就这么和灾年募捐合而为一。虽然这笔巨款的去向众说纷纭,但就选美来说,的确开辟了时代新风范,公益的影子若隐若现。

“姨太太冠军”王韵梅不久就消失在公众视线中,她没有从选美中捞到一丝好处,要归咎于旧女性的局限性。作为军阀的宠妾,她成就了一个军阀的虚荣,却依然没有照亮自己的天空。

在“美女经济”风潮涌动的今天,更多女性以美丽为筹码兑现个人价值,2001年“新加坡才华横溢新秀大赛”亚军孙俪、2004年“环球小姐大赛北京区选拔赛”佳丽汤唯,她们今日的成就早已超越于美丽之上,是“选美”者的典范。美国早期有张著名的照片:一位选美冠军站在花车上自信地挥手,无数人驻足仰视,满脸崇拜。美丽是如此万众瞩目的金钥匙,美丽的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把握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