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女图丨这位保护了司母戊鼎的中国首位女考古学家 来自湖南双峰

凤网 2019-01-16 阅读数 115970

文/张倩芳

1964年,当人们沉浸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悦中时,一声巨响惊动了南京冬日的安宁,一个55岁的老人,从南京东郊灵谷寺66米高的灵谷塔上纵身而下,在她的大衣里,人们发现了一张纸条,那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几个字:“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而十几分钟前,她把大衣交给司机说:“我出去散散心。”

这位老人叫做曾昭燏,是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学家。

1909年,曾昭燏出生在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峡石村万宜堂,由于“命中缺火”,于是长辈赐名为“燏”。

曾家历代致力于将“耕读为本、勤俭持家、坚忍不拔、求阙至善”的祖训发扬光大。曾昭燏的母亲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女,也是陈寅恪的嫡亲姑母,她的七个孩子,个个争气,而七兄妹中,声名最为显赫的是曾昭燏的二兄——麻省理工学院博士,中科院院士、中国化学奠基人曾昭抡。

曾昭燏从小精读古籍典藏,14岁时,她进了堂姐曾宝荪一手创办的长沙艺芳女子学校读书。堂姐一生未嫁,对曾昭燏影响极大,她曾告诉昭燏:嫁了人,只能帮助一个家庭及个人,如果没嫁人,那就可以服务千万人。

曾昭燏20岁那年考入了南京中央大学,并先后就读于外文系和国文系,在那里,她碰到了引领她走向艺术文化世界的恩师——胡小石。胡宅的藏书楼藏书极为丰富,也成了曾昭燏的自习室。她跟着胡先生,研究金石、书法、历史、考古、音韵等文艺领域,并在这些五彩斑斓的文化瑰宝中,找到了自己最大的兴趣------考古学。那种穿越时空维度的探索,让她仿佛能触到文明伊始的脉搏。1935年,她放弃在读的研究生,自费去伦敦大学攻读考古学。成为当时唯一出国攻读考古学专业的女性,仅一年的时间,她便交出了让业界赞誉的毕业论文——《中国古代铜器铭文与花纹》。

拿到硕士学位的她,决定去德国国家博物馆参加为期十个月的考古实习。没想到,曾昭燏刚到柏林,卢沟桥事变爆发,接着南京沦陷……毕业典礼那天,曾昭燏独自待在实验室,她说:“祖国的人民正在浴血抗战,我何必花无谓的时间参加这种只为个人荣誉的典礼。”

几天后,曾昭燏收到了兄长曾昭承的来信,他劝说妹妹国内战乱,不要回国。然而一顿午餐,让昭燏不顾任何劝阻和挽留,毅然回国——那日,她正和威格纳尔教授一起用餐,教授讲述了多年前去到北京的一段往事。那时他们去北京十三陵参观,一路颠簸崎岖,和教授同行的美国人既抱怨又略带优越地说:“这路是什么年代修的?”一旁的中国向导沉着而淡定地回应道:“大概两三千年前。”美国人立刻安静了下来。外国人尚且如此珍惜一条古老破旧的道路,国难当头,曾昭燏又怎能眼见国土遭受践踏?

回国后的昭燏学以致用,迅速加入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工作,她将博物院文物登记造册,并将这些文物编号装箱,用最快的方式将他们运出北平。此后,她与李济合著的《博物馆》,是中国具有开创性的博物学研究代表著作。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预备将大量物资运往台湾,昭燏听闻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运出文物,在途中或到台后万一有何损失,则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

她以一个考古学者的身份,坚定地站在保护民族文化的一边,她保护的文物中,就有久负盛名的司母戊大方鼎。

新中国成立后,曾昭燏担任了南京博物院院长。博物院从展陈的设计大纲、选择藏品、到汇总材料、展品说明,每一道工序,她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如今南京博物院里,依旧保留着她写下的藏品目录,一笔一画,清丽娟秀。

然而,兢兢业业、恪守本份的她,却没有办法改变无奈的命运。众所周知,在近代历史的某一段时期的社会舆论里,曾国藩一门一度作为“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而存在,这令曾昭燏深感痛苦,又深感无力。在经历各种心力交瘁的心路历程后,她选择了灵谷寺上的纵身一跃……

曾昭燏逝世十年之后,她昔日的同窗好友沈祖棻,留下了这首诗:“湖边携手诗成诵,座上论心酒满觞。肠断当年灵谷寺,崔巍孤塔对残阳。”

前两年,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女生薛逸凡在网站上发布了“一个人的毕业照”,可见,时隔数十年,冷门的专业依然让很多国民没有兴趣。而八十多年前,曾昭燏就毅然选择了不为女性所亲近的考古专业。搁下其他不谈,单单从女性的文化担当与文化意识这一点来说,她足以成为一代楷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