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妈手记丨《银河补习班》里的“边玩边学”靠谱吗?

凤网 2019-08-30 阅读数 113163

电影《银河补习班》剧照

文/文静然

这些天忙成了太空人,或者说,我和儿子就是在太空里过了几天。先是去博物馆看《“霍金与乔治的宇宙”全沉浸式宇宙科普互动体验展》。第二天我们又去博物馆听了一场关于宇宙和太空的讲座。晚上看电影,选了场《银河补习班》。儿子一开始并不想看,看了却很喜欢,电影中的少年关于宇航员的梦想以及外太空戏,很是让做了几天外太空梦的儿子感觉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不过是一场电影。

我却有些后悔带儿子去看这场电影。

回到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说好要写的作文,显然是写不了了。孩他爸还在等着他练钢琴,看了看墙上的钟,叹口气,先去睡了。儿子径直走到他爸床前,扬声道:“爸爸,我觉得你应该去看这部电影,看看人家的爸爸是怎么教育小孩的,你不能再对我这么粗暴了!你应该带我去旅游,边玩边学。”

儿子说的“边玩边学”,电影中的情节是这样的——父亲马皓文将儿子马飞从壁垒森严的学校“偷”了出来,两人花了十多天,车马劳顿,只为了去看一场航天表演。画外音提示,这十多天,父子二人“白天玩晚上学”。其实我没有看到“晚上学”的镜头,凭我带孩子的经验,“白天玩”的孩子不可能“晚上学”。且人在旅途,怎么可能呢?旅途的新鲜感和劳累度都是耗体能的,便是再有毅力的人,学习?拉倒吧!洗洗睡差不多。片中还有一段生离死别的重头戏,也是发生在这次旅途中,儿子马飞被困在洪水中三天三夜,最后奇迹般突围。马飞在考试铃拉响学校即将关闭大门的最后一秒冲进考场……这是期末考试的考场,之前父亲马皓文和教导主任打了个赌,赌马飞的成绩从全班倒数第一,通过期末考试一跃而进入全年级前十。马皓文是个艺术家,他身上可以存在这样的浪漫,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骄傲的人,艺术家的骄傲从来就是以浪漫做底色的。所以片中那些鸡汤似的语录甚是感人催情,但要内化为力量,时间是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编剧为什么不多给马飞一些时间?不到一个学期,学渣马飞玩着玩着成了学霸。编剧是想鞭挞现在的教育制度么?然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一直都是现在的教育学家所倡导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亦是古人的教导。诸如此类的金句,俯拾皆是,若说现在的教育制度有问题,要鞭挞的也不应该是求学的态度。

所谓“边玩边学”,如同片中展示的那样,逃学十多天去看航天表演,这样的行为对于一个立志要当飞行员的少年来说无疑具有里程碑似的意义,其中所“学”到的东西是在课堂里无法获得的。如果编剧不让这个少年去参加那场期末考试,不进入那个浪漫的赌局,我几乎认为这场戏是完美的。可悲的是,我们的编剧亦是现在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成为人人敬仰的学霸,如神一样的存在是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每个学子的梦想。编剧通过少年马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算是狠狠地爽了一把。但马飞成为学霸过于理想主义。我倒认为,马飞一路走来,成为飞行员乃至宇航员都在情理之中,他不成为学霸才是对当今教育制度的嘲讽,值得教育管理部门好好研究和反思。

再回到前面儿子和他爸爸的对话。当天夜里,我几乎以粗暴的方式中止了这场对话命令儿子上床睡觉,谁知第二天早上,儿子醒来跟他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我觉得你应该去看《银河补习班》。”

虽说有些后悔带儿子去看这部电影,但我却和儿子一样希望他爸爸去看。中国的父亲,包括我儿子的父亲,他们身上最缺少的是什么?是浪漫。马皓文是个极其浪漫的父亲,即使被生活压到最底层,他身上的浪漫气质依然是孩子眼里的光。当浪漫上升为一种主义,这样的父亲,他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无论做什么,都会以诗人般的热情实现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追求。马皓文的儿子马飞就是一个例子,他甚至是生活在外太空的梦中。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同时,儿子也写了一篇作文——《我想去火星安个家》。作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我用小行星改装的房车将我的家人全都接到火星,每人一间房子,每个房子里有一架钢琴。妈妈在弹琴,我和爸爸一起种土豆和西红柿……”真心希望孩他爸也有这样的浪漫情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