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文将”,六个子女却无一人经商当官,多年后儿子的这段话令人深思

凤网 2020-04-16 阅读数 65954

编者按:良好的家风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涵养好的作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湖南省妇联推出“红色家风润三湘  家国情怀故事汇”系列报道,介绍湘籍老一辈革命家、现代名人等人物好家风好家规的故事,敬请关注。

谭震林:“一代文将”爱开家庭会议

策划:湖南省妇联宣传部 

执行:今日女报/凤网

文/郭玲 漫画/潘晶慧


人物简介:

谭震林

(1902年4月24日—1983年9月30日),湖南株洲攸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父亲在家里有一间大办公室,里面有一面墙就是一个大书橱。虽然家里不允许我们小孩进办公室,但我有时候趁没人时跑进去找书玩儿。”在谭震林儿子、国家级气象专家谭晓光的记忆中,父亲酷爱读书,“现在回想起来,在父亲的书架上除了马列主义的书,很大一部分就是农业方面的书。”
  谭震林被誉为“一代文将”,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负责分管农业,读了很多农业方面的书籍,还拜农业专家金善宝等人为师。他生活简朴,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他酷爱读书,告诉子女“学文化要靠自己”;他周末开家庭会议,教育孩子“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在言传身教中,他的孩子都走出了自己的路。值得一提的是,谭震林身局高位,却从未谋私,他有6个孩子,没有一个是当官的,也没有一个是商人,都是普通上班族。直到他去世近十年后,长女才在组织安排下担任中国科协综合计划局局长。
  爸爸当学徒时偷偷读书 

儿子下农村后拼命学习

  听过谭震林作报告的人,都知道他的报告有一种浓厚的“谭氏风味”,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人耳目一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酷爱读书。
  谭震林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只上过两年私塾,12岁时被送到书店当学徒。通过他早年的自传式文章《我的学徒生活》,人们可以看到:他白天在店里干活,晚上还抓紧时间,在煤油灯下看各种各样的书籍。他看书的时候,十分小心保持清洁,不发生一点折皱损伤,只有这样老板才会看不出来。
  谭震林60多岁时还顽强地从A、B、C开始学英语。因为湖南口音很浓,孩子们有时纠正他的发音,他总是幽默地说:“我的普通话都讲不好,你们就高抬贵手吧。”

  

谭震林六十多岁时还坚持学英语。

他这种求知若渴的学习精神也深深感染着他的儿女。
  儿子谭晓光从小痴迷气象,小学三年级时就参加了学校的气象兴趣小组,学观测知识,做气象仪器。对于他来说,遥不可及的天空、变幻莫测的天气、飘忽不定的云彩,充满了吸引力。“我当时想怎么它今天就能知道明天的天气,觉得特别神秘,想把这个搞清楚怎么回事,后来就学了气象。”
  1969年,17岁的谭晓光下乡到农村,尽管条件有限,他依然坚持每天如饥似渴地读很多与气象、农业有关的书。1982年谭晓光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毕业,随后到北京市气象台开始了预报员的工作。1986年,谭晓光开始气象科研工作,并主持“利用常规资料做短时预报的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攻克了当时在计算机上处理显示气象数据资料图形图表等一系列难关。后来,他荣获了“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一等奖,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弟弟求官位,“把他关起来!”

女儿问级别,“问这干什么?”

  谭震林虽然身居高位,但从不以权谋私,从不搞特殊化。
  建国初期,谭震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分别20多年的弟弟谭云与谭震林联络上了。
  解放前,谭云被抓壮丁在国民党军队干了10余年,1949年杭州解放时随部队起义。谭震林根据党的政策,安排他到一家工厂当工人。弟弟不同意,要求到公安部门去当干部。谭震林严肃地说:“你不能搞特殊,按规定当干部不行,当公安干部更不行!”
  谭云见当“官”的要求没有被答应,回去以后又和军管会的同志大吵了一场。军管会的领导向谭震林作了汇报,谭震林拍案而起:“你们给我把他关起来!”
  后来,谭云向兄长承认了错误。不久,军管会按照谭震林的要求,把弟弟安排在某工厂当工人,一直干到退休。
  谭震林大女儿谭泾远刚参加工作时,单位要求登记父母的级别和工资待遇,因为不知道,她便回家去问父母。没想到,谭震林顿时板起了面孔,斥责道:“你问这些干什么?”
  谭泾远记得,父亲虽然工作繁忙,很少在家,但有一段时间,每到周末都要开一次家庭会议。

谭震林一家每到周末就开家庭会议。

“在会上,我们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这些小孩儿和家里的工作人员都参加,有点儿像现在的民主生活会。我记得我老是受表扬,我弟弟老是受批评。因为我比较老实,他比较顽皮。”谭晓光回忆,父亲经常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事。
  谭泾远上世纪60年代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长期在科研单位工作,1980年调入中国科协工作,不是去机关,而是中国科技馆。1992年,她被组织上安排为科协综合计划局局长。此时,谭震林已去世近十年了。
  谭晓光则一直坚守心中的气象梦。1988年,国家派谭晓光赴美进修,他所撰写的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被美国气象部门的人工智能年会接纳。为了给北京亚运会的气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谭晓光拒绝国外“绿卡”和高薪的诱惑,毅然回国。后来,他担任了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技术首席。
  气象部门是个“清水衙门”,而谭晓光一坐就是几十年,靠的就是源自内心的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我来说,工作本身就是回报。现在的社会机会比以前多了,但是有的年轻人功利心太强了,我觉得实干两个字很重要,并不是说喜欢什么就要干什么,而是反过来,干什么就喜欢什么,并且努力干好。”谭晓光说,“我是属于事业为重的人,对挣多少钱都不在乎,对名利都不在乎。”退休时,他还是研究员。
  (资料来源:《回忆谭震林》《情系桑梓》《北京青年报》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