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乡村十日丨乡村永远是人的乡村

凤网 2020-08-10 阅读数 10799

文/孙麟

其实,我对此也有一些担心。

我担心的是,机械化的工业生产进一步代替农业耕作。我特别想说的是,我完全反对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搞农业种植和养殖。人工智能只能是人工劳动的升级和替代、是精耕细作,而绝不能把人工智能用于干扰自然生长方式,不能翻手为云,也不能覆手为雨,更不能翻转时光、拔苗助长……

我还担心的是,未来有一天,如果乡村的人都住进了城市,只有大量的机器和机器人在乡村没日没夜地忙碌。那是怎样的乡村呢?所以我们应当警惕,乡村应当坚守一个原则,就是乡村一定要有“人工”,要有村民,然后才是利用“人工智能”,而且必须是因为“人工智能”,有更多的人愿意留在乡村,来到乡村,在乡村生活得更加美好。乡村永远是人的乡村!

我同蒋校长一行交流时说,我们确实应该思考,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农村的劳动能够全部被机器人替代吗?如果那样的话,人类除了大脑高度发达,真的要退化到脚不能走,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境地吗?至少我知道作家韩少功一定是不同意的,他强调说:“我要劳动在一个山谷里,要直接生产土豆、玉米、向日葵、冬瓜、南瓜、萝卜、白菜……我们要恢复手足的强壮和灵巧,恢复手心中的茧皮和面颊上的盐粉,恢复自己大口喘气浑身酸痛以及在阳光下目光迷离的能力……要在生命之链最原始的地方接管我们的生活,收回自己这一辈子该出力就出力的权利。”是啊,劳动是人的一种基本属性,人活着也的确需要劳动,人如果离开了劳动,活着还有什么滋味呢?何况,劳动还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机器人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但也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机器人的大作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