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知乎高分提问:当孩子大声指出公交车上有人行窃时,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凤网 2021-01-14 阅读数 34729

我们都喜欢有正义感的人和孩子。但面对孩子不畏强权、维护公理,挺身而出的正义感,对于爸妈来说,总是陷入两难,很是矛盾。

我们很容易赞赏别人家孩子正义感的表现,但面对自己孩子出现正义感,却也捏了一把又一把的冷汗。

鼓励,是应该,但又忧心孩子是否因此过度介入别人的事情,为自己带来不需要的危险与麻烦。但漠视,也不对,就怕孩子对于周遭人事物过度的冷漠。

在知乎上有一条评论上万的问答。

当孩子大声指出公交车上有人行窃时,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博主讲诉了自己年幼时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行窃,出于孩子天然的正义感他大声的告诉了被偷的大人,大人把他推出了作证后,他又惊又怕的经历。

当他回家把经历告诉父母后,这个博主的父亲显然做出了正确的教导。父亲肯定了他的作为,并教给他以后如何正确应对此事的方法。

但在这个问题下面,更多的网友倾诉的却是有同样正义的行为后,父母糟糕的表现。

有一位湖南株洲的网友就说,当他回去骄傲的告诉妈妈后,他妈妈的第一反应是把他骂了一顿,让他不要多管闲事,小心坏人报复。当时,小小的孩子内心就感觉受到严重的伤害。




霍尔巴赫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曾经说过,如果孩子在幼年时,能够接受到来自家长真实的、合理性的观念,孩子就可以学会明辨是非,往后,孩子也就能做出自己的判断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想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家长就一定得用对教育方式。

面对孩子的正义感,有些父母认为你干嘛多管闲事,干嘛为自己招惹来麻烦。有些事,根本不需要你去处理,有人别人处理。

我们都预设这些事就让别人来做,不需要自己的孩子亲自下场,这里或许蕴藏着父母对于孩子的担心与顾虑。

虽然一切看似我是为你好,但却也让孩子陷入困惑:正义感有什么不对?为什么,别人可以展现正义感,而我却不行?

在《少年说》节目里,一个孩子曾讲诉过母亲对她影响深远的事例。

他说妈妈是他这辈子最好的老师,小时候和妈妈一起回家遇到了一起交通逃逸事故,妈妈二话不说就骑着电单车去追逃逸的摩托车,最后还收到了交警的表彰。


这件事情给小小的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自己知道了要有正义感,妈妈给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还说妈妈教会了他人生是需要奋斗的,因为从来不看别人的想法。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来自父母的肯定和批评,是奠定孩子一生品行良善与否的基础。而让父母顾虑的一定不是孩子的正义感,而是孩子展现正义感的方式。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当孩子渴望张扬正义,而你却又担心他受到伤害时,到底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指引呢?

Q;孩子爱打抱不平,是好事吗?

我的小孩刚上小学二年级。六七岁的年纪就很有正义感,特别喜欢打抱不平。

看见别的大孩子在欺负小孩子,他就要去干涉。有时还会因为打抱不平反而挨了别人的打。

前几天,他在学校看到他们班一个“小霸王”欺负女生,还用彩笔在女生衣服上乱画,当时老师不在,他就控制不住自己爱打抱不平的情绪,跟小霸王“较量”了一番。

一通拉扯,两人都把对方衣服扯坏了。他奶奶心疼他,老说:““以后可别去‘多管闲事’啦!”

我觉得孩子有正义感是好事,可也怕他因此惹事、吃亏。我真的很矛盾,该怎么来引导教育呢?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

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    

A:孩子怕黑不是胆小,先给他绝对的安全信念

每个男孩都有一个英雄梦。喜欢打抱不平,爱管闲事,一般都是男孩子的“专利”,也是孩子纯真、善良个性的自然流露。

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打抱不平是为了何人何事,只要孩子出发点不是自私的,动机是善良的,家长都要表扬孩子这种热心、见义勇为的行动,积累和发扬孩子品格中正直、善良、美好的品质,加强他们的道德责任感,让孩子从小懂得去做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事。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因为年龄小,对事情的认知度不够,不能清楚地察觉到对方的真正需要,再加上能力不足,有时会出现“越帮越忙”或“多管闲事”的情况。

甚至还会因为处理不当,反而出现伤害自己也伤害对方,得到破坏性更大结果的行为。比如,孩子因为打抱不平和别的孩子打了起来。

这时,家长应该在肯定孩子正义感的同时,帮助孩子分析怎样更好地处理此类事情。

比如,跟他探讨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往往能冒出一些特别的想法,也许他自己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也可以教给他以后再遇到这种事要学会先讲道理,善于团结同学,道理讲不通,可以告诉老师,还可以事后通过集体的力量去帮助,但自己违反纪律,动手打人也是不对的等等。

同时,要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水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同伴间问题的技巧,避免出现“帮倒忙”。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父母看见孩子打抱不平挨了打,或者担心孩子会吃亏,就不要孩子“多管闲事”,或者对孩子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消极处世哲学来影响孩子,这样的结果会使孩子头脑中的是非标准颠倒,引起孩子内心世界的混乱。

在父母的指责和“教诲”面前,孩子会感到迷惘,内心会产生挫折感,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善良、正直和热情的个性,培养出孩子的自私和冷漠,这是不可取的。

还有的父母只要看到孩子在外面“出了事”“惹了祸”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从不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其实,把孩子遇事后表现的对与不对的成分分别开来,让他明白正确和错误的边界在哪里,在这样的管教下,才能让孩子不会变得胆怯和怯弱,保留棱角和个性。

培养一个正直、善良、勇敢坚强的孩子是每个家长的美好心愿,这更需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始终有明确的是非观,做好孩子的良师益友,为他的人生点亮明灯。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辣妈研习院》专栏 

我们将邀请金牌亲子专家

通过科学方法助爸妈探寻问题根源

缓解育儿焦虑

每周欢迎做客本栏目

育儿先愈已

你的困惑,我来解答

 

参与方式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提交您的育儿困惑

投稿有奖

精彩问题一经采用 将在

今日女报融媒体平台推出

并获得相应稿费

观照、洞察、觉知、改变

我们等你

本文编辑 章清清、王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