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盘点“虎妈”应采儿的育儿之道,这三条规则不是“心狠手辣”的妈妈真做不到

凤网 2021-01-20 阅读数 36867

辣妈应采儿因为频频上亲子类综艺节目,其教育Jasper的片段屡上热搜,被网友们追捧为“应采儿式”育儿。很多人觉得应采儿带儿子的方式非常像“虎妈”,实际上并不是目前以“爱育”的主流育儿观所倡导的。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盘点一下“虎妈”应采儿都有哪些独特的育儿方式,又为何会被网友追捧呢。

1、“厨房育儿”

应采儿和陈小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是他们非常崇尚“厨房育儿”。
Jasper从小就开始上烹饪课,应采儿和陈小春经常会陪着儿子一起做料理,他们认为这样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当年才4岁的Jasper做起料理来已经是有模有样,并亲手做了一个披萨给爸爸妈妈吃。

看照片中应采儿陈小春“抢食”的模样,想必味道也一定很棒啊!

在传统的育儿观念中,让孩子接近煤气、灶台是件很危险又麻烦的事。

更有些家长认为:“咱家的孩子将来长大了是要干大事的,不能做家务下厨房干这些繁琐的小事情。”殊不知如今“厨房育儿”已经成为了国外最流行的休闲活动。

比如日本儿童最热门的游戏场所就是“厨房”;书店最热销的书籍是“儿童料理食谱”;百货公司家电部门当红的是“儿童专用橱具”;电视台正叫座的节目是NHK的“儿童烹饪”。

而且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家事”是学习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一门需要从小培养、学习的生活艺术,而绝非琐碎、难等大雅之堂的事。

让孩子学习做家务和料理,不但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增长孩子的自信。

2、让孩子“受一次伤”

在一期节目中,应采儿谈到他们家里有一个容易夹手的柜子,为了防止Jasper开柜子夹手,应采儿的妈妈非常的苦恼,甚至想到了要将柜子封起来这样的办法。

结果应采儿立马就想到了办法,她把还非常小的Jasper叫过来,然后用柜子加他的手,疼的Jasper大叫,从此以后Jasper再也没开过那个柜子。对于应采儿这个狠心的妈妈,妻子团的人纷纷笑翻了。魏大勋甚至为别具一格的”应采儿式“育儿鼓起了掌。

虽然应采儿的育儿方式听起来比较凶残,但是却有很多的网友们在为心疼Jasper的同时为应采儿点赞。在家长可控的范围内,让孩子“受一次伤害”,撞一下南墙,实际就是一次轻型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开始明白探索的边界在哪,开始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而且,这已经不是应采儿第一次在节目里展示她的观点,如果孩子犯错,儿子一定会被她打一顿。

应采儿给Jasper立饭桌上的规矩:一家人一起用餐时,菜要先让长辈吃,不可以将菜只转给孩子,更不能因为孩子喜欢某个菜,就一口气吃光。

此外,Jasper在吃饭时,将米粒掉在餐桌上,应采儿就立即表示,吃多少拿多少,不能浪费粮食。

这些餐桌上的礼仪,都是应采儿对Jasper的基本要求,让他们知道哪些是底线不能触碰,哪些是界限不能越过,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哪些是自己与他人的界线,要学会尊重和理解。 

3、孩子犯错,让他自己承担后果

在《新生日记》第二季中,应采儿一家可谓又圈了一波粉。在一次录制节目中,Jasper因为妈妈没有给他买到“闪电侠”的衣服而生闷气,删掉了节目组录制的素材。

得知这一消息的应采儿非常生气,严厉的批评了Jasper。虽然有姥爷在一旁打圆场,但Jasper被批评后,饭都没有吃便带着委屈上楼“冷静”。

其实,小小春虽然在犯错后也偷偷抹过眼泪,但思考一阵子后,Jasper还是在犯错后主动拿起了对讲机与导演沟通并且走到每个房间向镜头道歉,而这一举动也被网友们评论说:“太暖心了。”

事后,应采儿也表示,之所如此严厉是因为不想让Jasper在从来没有过失望或压力的环境中长大,希望他能够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应采儿“虎妈式”育儿方式获赞 Jasper的冷静与懂事获赞无数。

更有网友表示,现在才7岁的Jasper就能够如此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承担与反思,长大了一定是位有责任心的暖男。

盘点应采儿的育儿方式,我们发现貌似虎妈的她,其实不过是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以严厉的方式给孩子建立起基本行为规则和底线,让他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犯错后要如何面对,如何做一个友善对人有礼貌的孩子,所以,7岁的Jasper又暖有又礼貌的样子才如此可人。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成长如一棵小树苗,父母就像园丁,当孩子还是幼苗时的,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是孩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的关键。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做错事总找借口怎么办呢?

Q:孩子做错事总找借口怎么办

我儿子今年8岁了,上二年级。我发现他从小就有个不好的习惯,做错了事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过错,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开脱。

他的口头禅就是“都怪你”。

比如说,早上起床磨蹭迟到了,你责怪他,他反嘴就说:“都怪你妈妈,怎么不早点叫我起床。”

学校布置的作业不提前做,做不完或者做得很晚,也怪别人:“都怪你,就是你让我没完成作业的。”

奶奶忙着收拾家务忘了做饭,他不说帮忙,只会肚子饿了就怪奶奶:“都怪你,让我饿肚子”。

就连喝水太烫,也怪你没把水放凉了就让他喝。

总之出了错全是别人的原因,自己没一点责任。我们屡次教育他,不要总找借口,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现在,随着孩子成长,我很担心这样下去,他会不会变成一个没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

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    

A:父母转换意识,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

孩子犯错爱找借口,有下面几种原因。

首先,找借口逃避指责是人最本能的反应。

当孩子犯错误,家长不停问为什么时,孩子只会找越来越多的借口来解释自己,从而避免被罚,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其实,当孩子犯错时,他内心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尴尬或者愧疚。这时,指责和批评,会让他本能的把焦点从反省自身转移到如何逃避和对抗这些批评上。

其次,一个经常被父母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保护起来的孩子,是很难产生担当与责任感的。

比如,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孩子刚学会走路,一不小心摔倒地上,奶奶赶过来使劲捶地板,“都怪你,让我们宝宝摔疼了”;妈妈没有按时做午饭,宝宝哭闹,妈妈就说“都怪妈妈没有按时做饭,饿着宝宝了”家长从小给了孩子找借口、推卸责任的教育,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会在心底种下“找借口”的种子,慢慢就习惯性的把责任、过错“推卸掉”。

那么该如何来正确引导孩子呢?

首先,父母要转换意识。看到孩子犯错不要一开口就批评指责,不妨“延迟判断”。

如果是孩子无意识地失误造成的,不妨忽略过错,少问为什么多问怎么办,和孩子一起思考出一个解决的方案来弥补错误。比如“碗打碎了,那谁可以帮我来清理一下呀?”,这时,内心充满愧疚的孩子一定会主动说 “我来”,而不是忙着找各种借口来开脱自己了。

如果是故意犯的错,也要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

首先就是要带着孩子去主动承担责任。孩子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

让他经历一次犯错后主动承担后果并解决的过程,这也是培养孩子敢于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在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碰到任何问题他的思考角度都会是怎么办,这样自然而然会变成一个敢于去找出答案,并且承担责任的人。

对父母来说,要给孩子做个好示范,一是遇到原则性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原则,因为你的一再妥协,会让孩子失去了责任和担当,另外,当我们犯错被别人指出时,也要主动承认错误,反省自己,不找借口和理由,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这种示范的作用,对孩子的影响更深刻、重要。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辣妈研习院》专栏 

我们将邀请金牌亲子专家

通过科学方法助爸妈探寻问题根源

缓解育儿焦虑

每周欢迎做客本栏目

育儿先愈已

你的困惑,我来解答

 

参与方式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提交您的育儿困惑

投稿有奖

精彩问题一经采用 将在

今日女报融媒体平台推出

并获得相应稿费

观照、洞察、觉知、改变

我们等你

本文编辑 章清清、王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