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畅
今年5月,华春莹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消息一出,迅速引发广泛关注。从2012年担任外交部发言人以来,华春莹“柔中带刚”的风格圈粉无数,许多犀利又不失幽默的“金句”广为流传,她也赢得了“最美外交官”“国民女神”等赞誉。
此次履新,华春莹成为外交部唯一一位“70后”副部长,也是最年轻的副部长,紧随王海容、傅莹之后,为外交部第三位女性副部长。
华春莹的优秀并非与生俱来,她的成长经历独特而励志。
能学会玩的“多面手”
1970年的春天,华春莹出生在江苏淮安县一户干部家庭,这个家庭里有两朵“金花”,华春莹是姐姐,随母亲姓,妹妹则随父亲姓。在今天十分流行的冠姓方式,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县城,是少之又少的,可见华春莹原生家庭的家风包容而开明。
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华春莹从小就爱看书。有同学回忆:我们捉迷藏的时候,她在看书;我们抓知了的时候,她在看书;我们玩“地雷”的时候,她在看书。看书,看书,看书,她总是在看书。
所以,从小学到高中,华春莹一直是学霸的存在,尤其是高中三年,她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五。
华春莹不仅学习好,还是个活跃分子。小学时,华春莹是少先队大队长,中学里,她是团支书,到了高中,她担任学生会主席。学校组织的活动中,总有她稳重从容的身影,或是组织策划,或是踊跃参与,并常常捧回大奖,大家纷纷赞叹她是“舞台的宠儿”。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高考前夕,喜欢踢足球的华春莹主动找到老师提出想组织一场足球对抗赛,来帮助同学放松紧绷的神经。这个想法毫无疑问地遭到了班主任反对,甚至被劈头盖脸地痛斥一顿。
没想到,向来乖巧懂事的华春莹没有放弃,而是在背地里悄悄组织了这场比赛,并出其不意地将比赛设置为男女对抗,没有上场比赛的同学则担任啦啦队,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即使毕业多年,同学们对这场足球赛仍然津津乐道。
“自律者自由”
1988年,华春莹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南京大学外文系。
哪知,刚到高手如云的南大,华春莹就遭遇了“当头一棒”。由于一直在县城生活和学习,华春莹极少有机会练习口语,导致英文发音不标准,与来自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一比,差距很明显。
为了补上这块短板,华春莹规定自己每天六点必须起床,一天读准40个词汇才能睡觉。那一段时间,从早到晚,华春莹走到哪都要拿着她的单词本,走路时读,睡觉前读,连吃饭时也要拿着本子多看两眼。她不但听英语磁带和外语广播纠正发音,还主动找外教沟通练习口语。
不到一年,华春莹已能说一口标准的“伦敦腔”英语,与外教交流自如。
除了专业上刻苦勤奋,华春莹还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毕业时,她报考外交部,当时的考官不仅被华春莹过硬的语言能力折服,更赞叹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广博学识。由此,华春莹成为那年外交部招录的应届毕业生中唯一的女生。
2000年,华春莹回到母校江苏淮安中学做了一次关于“如何树立远大理想”的报告,提到“自律者自由,而自由源于自我主宰”,意即自律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摘抄中提到,自律的人,都会给自己适度的压力。他们每天都会去做一点舒适圈以外的、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以此来磨砺自己的心性。
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自律。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漫长的苦熬。
“中国最不好惹的女人”
上大学时,华春莹有个昵称叫“迎春花”,正好是她的名字倒序过来的谐音,老师和同学们也一致说她“安静、温和”。然而,当华春莹站上外交部蓝厅,面对记者的“刁招”“怪招”“险招”,她沉着应对,机智风趣而掷地有声。
2016年6月,中国南海事件发生后,有外国记者不怀好意地说:《华尔街日报》说支持中国的国家只有8个,而不是60个。
华春莹笑答:“我们知道个别西方媒体有时会把白的说成黑的,现在才知道,他们居然连简单的数数和加减也有问题。
无数次经典的交锋,华春莹字字珠玑,寸土必争,也被外交界称为“中国最不好惹的女人”。
周恩来总理曾将外交官比作“文装解放军”,在外交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精准的语言就是外交官们手里的武器,国家是他们身后最强大的后盾。
有一次在香港,曾有学生问华春莹:对于一名外交部发言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华春莹的答案是:爱国,要忠于自己的祖国。要非常爱国,才能有力捍卫自己的祖国。
如今的华春莹,不仅是一个人名,更是泱泱东方大国外交形象的生动体现。
从小小县城走上国际外交舞台,华春莹走得又稳又远,每一步都是实力与汗水的见证。未来的样子,藏在现在的努力里。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想要变好的人,我们不一定都如华春莹那般光芒万丈,但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种超越,持之以恒,终会抵达成功的彼岸。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