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吃苦是“苦其心志”,而不是“饿其体肤”

凤网 2024-08-14 阅读数 19673

暑期夏令营种类繁多,但今年“吃苦夏令营”快速脱颖而出,获得家长们的青睐。不少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拓展训练营或农村、山区,通过训练体能、体验艰苦的生活,让孩子们远离手机、电脑,感受与城市完全不同的乡村生活,希望孩子们在体会劳作的辛苦和生活的不易中,完成自我提升。不过,虽然是“吃苦”,但所需费用并不少,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夏令营为期5—7天,价格大多在三四千元。花钱买“苦”吃,真的能让孩子发生蜕变吗?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吃苦是“苦其心志”,而不是“饿其体肤”

不可否认,让孩子适当吃苦有利于他们强健体魄和养成坚毅性格,但家长不能指望通过“吃苦夏令营”一改孩子多日养成的懒惰和散漫等不良习惯,这是不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在我身边就听到有不少家长反馈,自己的孩子参加过“吃苦”夏令营后,短时间内变化明显,但随着学习的压力变大、生活回归常态,一切也就回到原来的节奏。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为了磨炼孩子的意志而刻意“施虐”,多少会让孩子觉得有点“虚假”。

因此,“吃苦教育”不是让孩子搞一次拓展训练或山区游就能完成的,我觉得将“吃苦”化于家庭生活之中、贯穿成长始末更合适。比如让孩子承担洗衣、洗碗、做饭、打扫房间等家务,通过持之以恒的引导,慢慢养成孩子能吃苦、善坚持、懂自律的品格。

“吃苦”也不是一味“受苦”,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这类夏令营时,要注意“吃苦”程度与孩子年龄、兴趣特长和身心承受力等是否契合,因势利导、有选择性地报班。尽量选择有正规资质的夏令营机构,防止发生影响孩子人身安全的意外情况。

同时,也要区分哪种苦是“有益之苦”,除了夏令营里吃挑战体能极限、承受艰苦环境的苦,更要关注能不能吃自律、钻研之苦。吃苦是“苦其心志”,而不是“饿其体肤”。现在家长经常说孩子挺“苦”,这个“苦”更多的是学业压力以及伴随其中的心理压力等。与之相对应的是考验孩子抗挫折和抗压能力,如何让孩子在面对挫折、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志和应对能力,这才是他人生应该经历的“痛苦”。

所以,家长在这些方面多加关注、引导,可能远比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有意义。


编辑:美伢

二审:唐天喜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