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长沙举行了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生物学、地理两门课不计入中考总分,体育从40分增加到50分,中考总分由700分降为630分;取消语文口语交际考查,全市统一组织信息科技、艺术、英语口语以及物化生3科实验考查,测试结果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实行“公民同招”,取消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和子弟学校20%的自主招生计划……这样的改革意味着什么?对家长来说,培育孩子的方向上需要做哪些调整呢?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调整,在我看来,这一系列改革旨在从关注分数转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家长们重新审视和调整对孩子的教育规划"。教育心理学博士、湖南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业委员会委员王建平表示,
首先,生物学和地理不再计入中考总分,意味着学生可以更加专注于其他核心科目的学习,但同时也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全面发展,不应忽视这两门学科对于孩子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体育分值的增加,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取消语文口语交际考查,并不意味着口语表达不再重要,反而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信息科技、艺术、英语口语及物化生实验考查的纳入,要求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孩子探索多元兴趣,发展全面能力。“公民同招”政策的实施,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家长应关注这一变化,合理规划孩子的升学路径。同时,民办高中和子弟学校自主招生计划的取消,也提醒家长在选择学校时需更加谨慎,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因素。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最关键的是,能不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并且能持之以恒地在这个方向上去努力,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这才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宇树科技的王兴兴从小就很喜欢机器人,特别喜欢动手搞发明创造,但是他的学科成绩谈不上很好,特别是英语就很不喜欢,所以高考成绩一般,上不了名校。他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也没有选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反而选择一门心思钻研自己热爱的事物——机器人,最终助力国家实现科技的飞跃进步。“长沙中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为孩子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王建平说。
如今,在“双减”背景下,减负提质成为教育重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有序推进中考改革”,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评价观,防止和纠正“分数至上”等偏差,回归育人本源。比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火种。在AI人工智能迅速来临的时代下,社会呈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人类的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新知识不断涌现。在学校里面学习的内容,跟不上新知识的增长速度,这些变化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减少机械记忆与刷题。
北京打响第一枪,取消“小四门”。从2025年起,北京中考的生物学、地理、历史和化学四门学科,从考试科目转为考查科目,成绩不再计入总分。
这意味着未来的北京中考科目将从原来的10门缩减至6门,中考总分将从670分降至510分。西安则在上月宣布,从2026年开始,化学、生物学和地理也将不再计入中考总分。“减轻学生压力、缓解家长焦虑,激发引导学生好奇心、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育人为本、减负提质、促进公平成为中考改革的大势所趋。”长沙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聂庭芳表示,长沙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社会听证、进行专家论证、实施风险评估等规范决策程序的基础上,研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
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卸下过重的学习负担,缓解家长焦虑,让教育回归本质。长沙本次中考改革传递了明确信号:国家需要的是具备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真学霸”。
这一改革直击应试教育痛点——曾被视为“靠背诵缩小差距”的捷径,如今被剔除后,竞争回归对核心素养的考核。正如专家所言:“死记硬背的科目减少,思维能力的权重增加,这是对‘科技兴国’战略的直接响应。”
综合:今日女报亲子专栏、红网《长沙中考改革的背后指向:从关注“分”到关注“人”》
编辑:美伢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