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当好“无忝所生”的时代新人

凤网 2025-04-03 阅读数 4153

文/邓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清明祭祖,乱象年年有,但近年特别多。不信? 你看!

妄求先辈庇佑自己享有荣华富贵、实现升官发财的“功利性祭祀”有之;争相焚烧别墅、汽车等高档纸扎,杀猪宰羊、炫财斗富的“攀比式祭祀”有之;

燃放烟花爆竹,使用难降解祭品,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型祭祀”有之;

搞“坟头脱口秀”“《公婆去哪了》”等表演秀的“流量式祭祀”有之;

以“数字永生”“通灵AI”等为噱头、割韭菜的“骗局式祭祀”有之;

把祖宗当流量,借祖宗搞攀比,向祖宗求功名,还像个“孝子贤孙”吗? 还有点“敬畏之心”吗?

清明祭祖,缅怀先烈,应该有正确的打开方式。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不妨带着问题,跟随笔者看看先秦时期如何祭祀吧!

真正的缅怀,不在于具体的表现形式,而在于虔诚恭敬的态度。“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十分虔诚恭敬地对待先祖和逝去的父母;侍奉去世的祖先就像他还活着一样,侍奉亡故者如同生前一样,这就是孝的最高境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篇》)亦是如此!

真正的缅怀,不在于花样是否繁多,而在于情感是否真挚。“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老师说:“问的好!礼,与其奢靡铺张、形式隆重,不如简单朴素,心寄哀思。”

真正的缅怀,不是为了炫富摆阔、博人眼球,而是为了报达先辈恩情、追慕先祖遗风。“我心忧伤,念昔先人。”(《小雅•小宛》)我内心充满忧伤,深深缅怀逝去的祖先;“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周颂·闵予小子》)先父武王多英明,终身能够孝祖宗。念我先祖兴大业,任贤黜佞国运隆。

真正的缅怀,不是为了自己的现实功利、富贵荣华,而是为了见贤思齐、继志述事、自求多福。“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鲁颂·泮水》)文治武功两双修,在天先祖榜样有。效法他们事事顺,自求神明常庇佑。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亦是此理!

生成特定风格照片 (1).png

新时代倡导新风尚。让我们牢记清明本质、不忘祭祀初心,赋予其新的内涵与形式,好吗?

不妨,点一盏电子长明灯、写一封“寄往天堂的信”,即便阴阳相隔,思念也能穿越时空;

抑或,种一棵青翠的树苗,来一场郊外的踏青,在春光中讲述先辈故事,传承家族记忆;

或者,白菊素雅、黄菊庄重、康乃馨温暖,那墓前的一捧鲜花,是生机,更是希望!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弘扬先祖厚德,当好“无忝所生”的时代新人!


编辑:罗雅洁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