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核心是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习近平
这是2013年11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妇女报联合推出“喜讯捎给总书记——回访习近平看望慰问过的家庭”大型主题报道。中国妇女报多路记者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边疆、进大山、入乡村,推开一扇扇家门,全媒体呈现家庭的变化,传递最真实的民生幸福。
今天,我们推出第十八期,湖南花垣县施成富家:精准扶贫见成效十八洞村摘“穷帽”。
观看《喜讯捎给总书记》系列视频之第十八《湖南花垣县施成富家:精准扶贫见成效十八洞村摘“穷帽”》
♥2013年11月3日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
♥施成富家
湖南花垣县施成富家精准扶贫见成效十八洞村摘“穷帽”
走进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一路上宽阔的沥青路直达苗寨,青石板、青瓦房、泥巴墙、木板壁等苗家特色建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黄桃树、冬桃树、小鱼塘几乎成为每户农家的标配,超市、银行取款机等便民服务设施应有尽有,农家乐里时时传来游客的欢笑声,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妇女们制作的苗绣及手工艺品通过中国邮政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十八洞村一角。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田珊檑/摄
“加菜不加价!我们的口碑就是好!”施成富家的农家乐生意红火,几乎每天都有200多名游客光顾,有时游客数量可达400人以上。作为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施成富一家带动其他村民开办了农家乐,目前在村里,这样的农家乐已有8家。
很难想象,曾经的十八洞村是人们口中的“穷山恶水”之地,全村人均耕地仅有0.83亩,靠农业种植只能维持温饱。四年前,十八洞村人均收入仅1600多元,不少村民家中除了电灯没有其他电器,陈旧的泥巴墙还会漏风。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在十八洞村与苗族群众促膝座谈中,他表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2014年年初,花垣县委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开展扶贫工作。几年来,十八洞村基础设施建好了,曾经的泥巴路变成了青石板路,破木屋变成了青瓦房,陈旧的泥巴墙被翻新。该村还跳出了村子范围,大力发展十八洞产业,并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在外地打工的村民看到了村里的新气象,纷纷回乡创业,开起了农家乐,慢慢地都富裕起来。2016年年底,十八洞村摘掉了“穷帽”,人均收入达8000多元,探索出了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模式”。
“当时座谈会就在我家院子里举行,我和老伴就坐在习近平总书记旁边。总书记问我们有什么困难,还拉着我的手鼓励我们,我特别感动!”回忆起座谈时的场景,今年80岁高龄的施成富老人十分激动,一直盼望着总书记有时间再来家中看看,“我们的变化大着嘞!”
这是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与施成富一家合影。
2014年年初,施成富家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之后原本在外省打工的小儿子施全友也选择回乡参与经营。这几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施成富一家人从早忙到晚,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单身多年的施全友还娶上了媳妇。媳妇特别能干,把农家乐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客人越来越多了,我们也扩大了规模,还请了几名员工帮忙。”施成富说,以前小儿子在外打工,一个月差不多收入两三千元,现在农家乐的生意很好,一年有八九万元的收入。
在施成富家的院子里,种着10棵冬桃树、10棵黄桃树。为了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村里225户每户家里都种了20棵桃树,每棵桃树按每年418元的标准向外出售采摘权,购买桃树采摘权的人都可获得一张“十八洞村荣誉村民证书”,并负责带游客来村里采摘游玩,以此带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目前,村里的所有桃树采摘权全都已销售完毕。
最让施成富惊喜的是,现在村里绝大多数村民都变成了“股东”。为了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十八洞村跳出村子范围,在花垣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流转土地,创办了十八洞村最大的产业项目1000亩猕猴桃产业园。产业园由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运作,农户以入股的方式收益。其中,苗汉子占51%股份,十八洞村占49%股份。目前猕猴桃已经挂果,村民又将有笔收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时,问我们村子有什么困难,我说,‘很困难,人均收入很低’,要是总书记再来,我会非常自豪地说,‘困难都过去了!’”十八洞村的老村支书石顺莲见证了这几年整个村子的变化。
2014年退休后,石顺莲依然坚守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岗位上。她在自己家中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动村里的妇女在农闲时制作苗绣和手工艺品。通过花垣县妇联的“牵线搭桥”,合作社订单直接与公司对接,合作社还定期举行培训班,对妇女进行苗绣等技艺培训。目前,合作社有绣娘35人,每人利用农闲制作苗绣,每人每月约获得1500元的收入。
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精神面貌也越发积极向上。平常大家相互帮助,农家乐互相推荐生意,村民还互相打分,评选思想道德星级模范……
空旷清幽的古苗寨唱响了精准扶贫的歌谣,总书记与村民座谈时的场景和自己脱贫致富的故事也成了施成富与妻子龙德成常常向游客讲述的内容。
“请总书记放心,去年我们村都脱贫了,希望总书记有时间再来村里看看我们的变化!”施成富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中国妇女报2017年9月23日《喜讯捎给总书记》特别报道版面。
总策划:张小媛、孙钱斌
策划:金勇、席淑君、綦淑娟
统筹:席淑君、王长路、谢威、代刚、周志飞
采访组:田珊檑、邓小波、邵伟
编辑组:吴瑛、袁梦佳、刘昱卓、吴苏锦、肖婷、李凌霄、杨一帆、明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