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全省首张关爱“小卡片”! 11名组团打快板的女法官火了

凤网 2024-06-27 阅读数 6919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供图/受访者

“打竹板,响连天,法官姐姐站台前;来段普法小快板,法律知识要记全……”近日,在张家界市桑植县一场民俗文化节上,这段普法快板词火了——一群身着整齐制服、手持快板的女法官让人印象深刻。

为什么选择打快板普法?这个创意来源于今年3月桑植县人民法院新成立的一支由11名女法官组建的队伍——“法官姐姐护蕾团”,这群女法官多年关注未成年人,她们希望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宣讲法律知识。

如何让法律知识“声”入人心?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带你走近这支队伍,听听她们“抱团”守护未成年人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40627122123.jpg

普法+快板,唱给留守儿童听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女法官发挥细心、耐心和富有亲和力的优势,在普法工作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提到组建“法官姐姐护蕾团”,团队负责人、桑植县人民法院副院长王红英直言,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尝试。

“法官姐姐护蕾团”普法宣讲的特色之一,是会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需求制定普法宣讲的内容,以“菜单”形式编制出普法清单,提升普法精准度和实效性。

“对家长,我们更多的是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告知家长们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对孩子们,我们讲的内容大多与健康安全相关,比如防性侵、校园霸凌、禁毒等。”王红英说,在桑植县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们几乎都是留守儿童。“而对于这些孩子们的安全成长,家长的重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缺一不可。”

为此,王红英和团队成员走遍了辖区40余所偏远学校,开展普法宣讲,在1万余名孩子心中种下了一颗颗法治种子。

可常规的宣讲对孩子们来说,难免枯燥无味。今年,王红英和团队成员在开启第二轮覆盖县内所有偏远地区学校的普法宣讲时,灵机一动——“我们结合快板试试吧!”

虽然极具挑战,但女法官们并不畏惧,她们自编自导自演出了一段快板普法节目,将未成年人保护、反电诈、禁毒、扫黑除恶等法律常识巧妙地融入其中,还在芙蓉桥白族乡第九届“三月街”民俗文化节上,作为表演嘉宾登上了舞台,让法律知识接地气,更好“消化”。

“一轮宣讲完后,孩子发现案件线索主动收集证据、打电话过来、最后公安机关查处了违法行为的,就有两三起。”王红英说,如今,她们又在集思广益,想尝试“普法+民歌”的形式,唱给更多留守儿童听。

微信图片_20240627125747.jpg

全省首张“小卡片”,发挥教育大作用

然而,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少不了各方的联动。

今年4月,“法官姐姐护蕾团”又有了一个新阵地——由桑植县人民法院、桑植县妇女联合会等多部门合力打造的法官姐姐工作室,目的是:为当事人提供家事调解、家庭教育指导、普法宣传、心理指导的一站式服务,将司法职能与社会对妇女儿童保护工作深度融合。

法官姐姐工作室的职能在成立之初便有了体现,当天下午,芙蓉桥法庭发出了湖南省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这也是全国首批发放的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之一。

“这本来是一起离婚纠纷案。”“法官姐姐护蕾团”成员、芙蓉桥人民法庭庭长吴杨慧告诉记者,在这起离婚纠纷中,女方与男方相识前就生下了小明(化名),去年二人被判决不准离婚后,小明一直跟在去浙江打工的母亲身边,既没有回桑植县小学读书,也没有在浙江入学,小明只能一人在家或被带到母亲的务工地自行玩耍。

刚见到小明时,吴杨慧对他印象深刻:因为从小经历家庭变故,男孩沉默寡言,唯独在被吴杨慧问到“是不是想继续读书”时,坚定地回答了声“想”。

开庭那天,正值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法院在审理涉未成年人离婚、抚养等纠纷案件中,引导案件当事人提升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1719462456970.jpg

△ 截图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官网

于是,吴杨慧与团队成员一合计,向女方发出了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卡及家庭教育指导令。经过教育、引导,女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会尽快安排小明入学就读。“就在几天前,小明妈妈告诉我,自己已经搬回了桑植,准备让孩子重新入学,还打算在学校附近找份工作,方便照顾孩子。”

“也是因为这起纠纷,我们后来和县妇联一起,专门制作了家庭教育相关的宣传图册,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直接发给家长进行指导。”王红英说,未来,“法官姐姐护蕾团”将持续以保护未成年人为中心,联合妇联、团委、乡镇政府等力量,不断探索指导方式,让更多孩子生活在法律的“保护网”下。

微信图片_20240627122411.jpg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