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今日女报/凤网通讯员 刘绍贵(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光阴荏苒,时序时节轮转,很快又将迎来秋分时节和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其节正值仲秋,为三秋之中、日夜平分之际,寥廓清肃,秋高气爽,碧水蓝天,月明星烯,且田野金黄、硕果满枝,一片容平祥和丰收之象。
“中秋”一词虽出现于《周礼》,但至唐朝初年才正式成为固定节日,庆典盛行则始于宋代,明清时期即已成为与年关岁首的春节齐名的主要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日,正是花好月圆之时,以月之圆兆人之圆,喜庆丰收,祈盼太平盛世,阖家团圆,寄托故乡思念和想念亲人之情。有文献记载表明,隋末唐军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其将领裴寂以圆月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响,解决了因大量吸收隋朝起义军而产生的军粮缺乏问题。另有一说是,朱元璋将约令8月15日起义的时间写于纸条后,藏于所做的食用饼内,派人分送于各路起义军,一举推翻了元朝,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则决定,每逢8月15日,必以吃饼为纪念。有关中秋节的起源和庆贺纪念或祭祀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虽所依版本和说法不尽一致,但几千年来均被奉为重要节日,无论达官贵人、士农工商、平民百姓均会依习争取和享受这种容平、和谐、团圆、丰庆之乐,并相沿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节日文化遗产。
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尚将8月15日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8年起将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如此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气氛,各种文艺庆典和游园活动呈现,民间的赏月、拜月,品尝月饼、花茶、美酒醇浆;以及橘、柚、石榴、梨子、柿子、杨桃、苹果、鲜枣、荸荠等各类水果。尤其是桂花茶、桂花酒的品尝更为源深绵长,故本文特予节日同话。
相传,桂花的由来是由月宫的吴刚将桂花树的种子赐于仙酒娘子,由仙酒娘子在其庭园内种下,长出桂树,开出桂花,其香满园,其树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颇具仙气。据资料查证:桂树为木樨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原产我国西南,现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其品种有金桂、丹桂数种之分。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旧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屈原的《楚辞·九歌》即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东兮结桂旗”,自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唐、宋以来即开始普遍栽种,其花被誉为“天香”。以桂花为名引为药物使用,见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其味辛香,其性微温,其功主在温肺化饮、散寒止痛,且能健胃、生津、散瘀、平肝,可用于痰饮咳喘、脘腹冷痛、肠风血痢、经闭痛经、寒疝腹痛、牙痛、口臭,尚可用于润发、美容、开胃、生津,以及窨茶造酱和引作膳食调料。
至于桂花酒,其史亦如中秋节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即有记载,到明清时中秋饮桂花酒已成既定习俗,清代潘荣陛在所著《帝京岁时记胜》中,除载有八月中秋吃桂饼外,尚有对饮“桂花东酒”的记叙。桂花酒的配方为:桂花适量、米酒2000克、红枣100克、龙眼肉50克、白人参10克、白糖200克。采用发酵方法制成,系一种发酵酒,具体制备方法是:在收集到新鲜桂花后,放置通风阴凉处,风干一夜,然后以每斤桂花加四两白糖(或碎冰糖),与花拌匀后,放入酒缸内任其发酵2~3日,加入4~5斤35度以上米酒或高粱酒,密封窖藏,一年后启用,启用前月余,再加入白人参、红枣浸泡即可。方中桂花含罗勒烯、芳樟醇、降蒎烯等成分,香醇开胃、益阳消阴;米酒的赖氨酸含量很高,能补养气血、助消化、健脾养胃、舒经活血、祛风除湿;红枣和龙眼肉均能健脾养血而安神;白人参功能重在益气生津,故可认为此酒的营养补益作用是肯定的,醇香宜人,口感极佳,在皓月当空的宁静之夜,能饮上一杯有如琼浆玉液的美酒,确能令人神爽,增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