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话题“孩子可以打吗”被带火了,
它的源头来自一篇文章
《现代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孩子打太少了!》
文章内容总结归纳如下:
● 孩子必须要挨打,总是对孩子讲道理,是没有什么用的。
● 常挨打的孩子眼神会变得机警、身体会变得敏捷。
● 打屁股可以活血化瘀,释放肾上腺素,增强免疫力,加快血液循环,释放眼泪排毒,哭泣增大肺活量,让大脑获取更多氧气。
● 如果你打孩子,孩子就会竖起耳朵听你讲什么,仔细观察你的眼神,知道怎么看表情,学会察言观色,这时候他是主动接收信息,主动搜寻信息,非常机敏地保护自己。
● 如果长期不打孩子,只是跟他讲道理,而他不想听大道理,就会故意走神,屏蔽信息,拒绝接收信息。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心不在焉,木讷迟钝了。
综上,得出以下结论:
● 打孩子能提高教育效率,孩子的肌肉会快速反应,脑细胞也会积极运作,不但会考虑类似于“往哪儿跑?让妈妈打哪儿比较不疼?”这样的现实问题,也会顺带思考“我做什么了,挨一顿胖揍?下次是不是就别干这种蠢事了”这种较高层次的问题;
● 增强身体和精神的抗压能力,小时候经常挨打的孩子,心比较大,皮比较厚,长大后在社会上遭受挫折,也不意味是多大的苦,知道感恩;
● 成材的概率也比较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让他们有草一样谦卑和顽强的生存力。
这篇文章在不少公众号都达到了10w+的阅读量,
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拥护和响应,
他们热情转发,认真学习,
积极讨论如何技术性地打孩子。
在家长群里,
大家都说不是自己简单粗暴,
而是这一届的孩子
实在是太太太难带了!!!
老父亲老母亲们的声声控诉,
真是让人“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01
吼孩子容易缺氧,
能不能要求给中年父母
增加心脑血管的体检检查?
02
凄风冷雨的失眠夜里
下单保护心血管鱼肝油,
这种感受要与谁人诉说?
03
曾经也是一个温柔的妈妈,
吼不过,只能打了,
起码互有输赢
04
技术流派加入讨论:
适当打一打男孩,
女孩少打!
05
小规模非杀伤性武器了解一下,
充电线新功能get
06
这一刻,爸爸瑟缩在墙角
07
救不下孩子的爸爸,
只能弱弱地向妈妈建议:
“你要提高一下做人的格局。”
08
挨打时,
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
他们是真实地思考了
▲ 报复型选手。PS:这位小朋友你想多了,全世界知道某著名钢琴家小时候练琴被爸爸打,但并没有人因此被吓死。
▲ 思辨型选手
必须说明的是,
上述均是玩笑,
可能还有戏剧性的夸张。
不可否认,
家长们是深深地爱着孩子,
正因为如此,
他们在育儿的过程中,
才深深地受到了身心的“伤害”,
无奈之下做出了
“小惩大戒”的选择。
Photo by Lucas Pezeta from pexels.com
打孩子真的好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父母打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有一个回答说:即使父母开始尊重你,心平气和的对待你时,你也无法自然而然的对父母说出我爱你,从来没有,也不会和父母像朋友一样勾肩搭背,敞开心怀聊天,在饭桌上总会特别安静。
李诞曾在脱口秀中分享过自己被父亲揍的事,他不记得,父亲为什么打他,但是却记得父亲是用鞭子抽的他。
大人想让孩子记住自己的好,可是孩子记忆最深的却是打骂和鞭子。
孩子真的能被打“改”吗?
未必。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说,“孩子被打时,表面上是害怕、惶恐,他可能怕的是你手上的藤条,他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甚至极端地想要逃离。”
曾经有人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当父母打你的时候,你心里想什么?
A.改 B.怕 C.恨
结果出来令人大吃一惊:800 份问卷,选“改”这一项的居然是零。40%的儿童想到的是怕,60%的儿童想到的是恨。
选择怕的孩子,是避免和父母发生冲突。嘴上说了认识到错误,但却屡教不改。
选择恨的孩子,长大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会让年老父母更疲于应付。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曾提到:用打骂来让孩子听话,孩子只会变得更加叛逆固执;用打骂让孩子做个好人,孩子只会在责难下心理扭曲。
Photo by VisionPic .net from pexels.com
为什么有些父母喜欢打孩子?
(1)孩子挑战了父母的权威
父母认为孩子是我生下来的,就应该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如果你不服从,那你就是挑战我的权威,就是不孝,就该挨打。
(2)我打你是为你好
心理咨询师赖佩霞在《我是演说家》中说过: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满口说爱,却面目狰狞。
我打你是为你好!我骂你是爱你!
这样下去,孩子会在父母一次次的打骂中形成错误的认知:
原来,打骂也是爱,甚至如果你一段时间不打他,骂他,他就怀疑你是否爱他。更严重的,将来可能会承受家暴,因为他觉得打他才是爱他。
有时候,父母打孩子,不是因为他们错了,而是因为他们“不服”。
这种“以大欺小”,不过是欺负孩子没有反击能力,欺负孩子爱我们多一点。
Photo by Анна Рыжкова from pexels.com
如果父母真的被熊孩子气到冒烟,
如何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呢?
教育专家陈鹤琴说,“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有用温和的方式,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不能打孩子,那么当孩子作出令人火冒三丈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有着30多年教龄,对正面管教也有深入研究的广州市花都区狮岭夏山小学校长黄永平建议:
在家里设一个冷静角,当家长感觉快要失控了,马上离开让自己失控的人和场所,去冷静角冷静一下。
另外,家长之所以会被熊孩子激怒,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容易焦虑。
孩子犯错,家长要做到的是与孩子之间产生共情,承认错误已经发生了,然后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或者弥补损失,这样才能从错误中进步。
如果说不通,孩子就是不愿意承认错误或者拒不改正,那家长可以做“麦田守望者”,让孩子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
Photo by Alena Shekhovtcova from pexels.com
教育孩子,
实际上也是教育自已。
育儿路上道阻且长,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相待!
来源:凤网综合广州日报、赣州家长圈综合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