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吴小兵
走过一条老街,竹杆上带有腥味的一排排腊鱼被馋猫觊觎着,微风中摇曳的一窜窜风吹肉在冬日阳光下正散发出浓厚的淳香。
显然,年就要到了。
对于一个山里出生的孩子,只要腊八节一来,腊肉就会浮上脑海。记忆里,年前杀的一头大肥猪,至少一半以上用来腌制腊肉。在我最初的印象里,老母亲把猪肉风干或者腌制,主要还是舍不得一次吃完,得用这种方法保存起来,让全家人在适当的时候解解馋。
长大后,慢慢知道湖南腊肉中最有名的当属湘西,他们制作腊肉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手法,《舌尖上的中国》曾专题记录过这一古老的腌制工艺。每次我的镜头里出现腊肉,我就本能地脑补一些香气四溢的画面: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各种香料齐齐上阵,腌入缸中,七到十五天后,晾干的肉条挂在灶头上空高高的屋梁上,然后就是柴火生烟慢慢熏,慢慢等年三十的到来……离开老家很多年,梦里还常常出现“吃腊肉过大年”的情景,一块块腊肉油而不腻,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
也许每一个从山里走进城市的孩子,在久居城市之后都会潜意识地寻找家乡的味道,于我来说,这种寻找就是拿着相机在大街小巷四处游走。
腊月里的长沙,街头巷尾的窗台、小区的树丫、各色的晾衣架、繁乱的电线之间,总时不时挂着几块随风摇摆的腊肉。在我眼里,它们就如同一道散发着香味的靓丽风景。一有空,我就提着相机像一只觊觎咸鱼的野猫,从各个角度观察,思考该从哪里下嘴……于是,慢慢就有了今天这组图片。如果你大胆承认自己是个跟我一样的吃货,此时你也许早已闻到了腊肉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