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湘游·诗词湘景 | 衡阳之秀,南国故宫恢宏雍容,石鼓江山锦绣华美

凤网 2020-04-23 阅读数 17259

衡阳春暖花已开,锦绣江山等你来。在中国所有的名山中,南岳可谓一枝独秀。

春暖花开时,今日女报/旅行杂志记者走进了衡阳,发现在中国所有的名山中,南岳可谓一枝独秀,清代学者魏源遍游五岳后赞叹“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臣,唯有南岳独如飞”。

南岳之秀,在于无山不树,无山不绿。

走进南岳就走进了连绵飘逸的山势和满山茂密的森林,古树、古寺古亭、古碑刻……都以不同的姿态演绎南岳的绝代风华。有时走进丛林深处,倾听潺潺流水,在晨钟暮鼓中思量人生也别有一番滋味。

每次来南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从南岳大庙开始参拜。

摄影/刘建平


被誉为“江南故宫”的南岳大庙,庙中的木刻、石雕、泥塑都可以视为一首首写满历史与故事的诗篇。而最值得歌颂的匠人的独具匠心,江南院落的大气,还有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雍容大度。

摄影/刘建平


今日女报/旅行杂志记者从大庙后门攀爬而上,当抵达祝融峰顶的一刻,顿时豁然开朗。远眺洞庭,烟波渺渺,南面群峰罗列,如障如屏、东面湘江逶迤,宛如玉带,西面雪峰山顶,银涛翻腾,万千景象,尽收眼底。


无怪乎无数人为其倾倒,词人戴复古赋予了南岳独有的灵秀气质。


访衡山之顶,雪鸿渺渺,湘江之上,梅竹娟娟。
寄语波臣,传言鸥鹭、稳护渠侬书画船。

      ——《园春·送姚雪篷之贬所》戴复古

面对一座山,面对的是一段历史,是一种文化,也是另一个自己。每一次都会怀抱一颗虔诚的赤子之心,像执吞人一样,过青云窄路,脚步坚定,目光执著,一路朝拜而上。


石鼓江山锦绣华


这是诗人对石鼓的赞美,倘若能身临其境,必定会让人心旷神怡。

石鼓坐落于衡阳市北,虽然没有磅礴气势,但有“一山飞峙天江边”那样奇绝突兀,亦有“仙洞危楼半出林”的深邃。


石鼓书院的所有建筑,依山势而建,乌瓦在丛林中影影绰绰,蒸水环绕其右,湘水在左,水横亘其前,水花击石,如鼓震耳。此时此景,让人不觉追随古人的足迹踏入丛林深处,一探千年古书院的神奇峻秀。

这座始建于唐代的书院,自建立之日起,就浸润着书与诗韵,散发着悠悠的文化气韵。宋人李士真在石鼓书院开堂讲学、广招弟子,使石鼓书院成为正式的书院。后来苏轼、周敦颐朱熹、王夫之等纷至沓来,来此讲学。南宋文天祥驻扎衡州时,登览合江亭,一时诗意缠绻“天上名鹑尾,人间说虎头。春风干万曲,合水两三洲……”将石鼓描绘得俊朗多姿。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石鼓沿承中华文脉,绵延千年,历经战火的洗礼与时代的风华,在近十次的修葺过程中,最终保留下的禹碑亨、武侯祠、李公祠、合江亭等像一面面历史的镜子隐射数代中国文人的内在气度。

当年韩愈陶醉于石鼓秀美景色,写下著名的《合江亭序》:“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杜甫在此泊舟上岸,词人范成大面对水天一色,沐浴书院文风,诗潮涌动“古磴浮沧渚,新簊锁碧萝。”


辛弃疾一生豪迈,送友人至衡州时,一阕《水调歌头》化为绵绵江水恣意流淌。宋未著名音乐家郭沔曾寄居石鼓山上,泛舟湘江,于水云中弹奏“潇湘水云”,词曲圆润飘逸,如轻烟缭绕,水波荡漾。


无论山光还是水色,石鼓都给人清幽遥世之感。站在合江亭,俯瞰江水,烟波浩渺,顿时心旷神怡。凉风涤汤胸襟,此时怀抱诗情与画意,遥想古人远去,与斯人把酒对江,清风拂袖,千年如一瞬。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辛弃疾


采写:今日女报/旅行杂志记者

编辑:谭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