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燃" !暑假带孩子去这些地方当"小战士"

凤网 2025-08-01 阅读数 5847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赵周舟 实习生 覃凤 

在“八一”建军节之际,“如何带孩子读懂军人精神”“在哪开展国防教育更生动”等话题在家长群体中持续升温,军事主题亲子游成为讨论焦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发现,不少长沙家长带着孩子走进兰天军事博览园、长沙国防(人防)教育馆等场所,让红色教育在游玩中自然发生。

这种将历史认知与暑期亲子时光相结合的方式,既让孩子在互动中了解国防知识,又让爱国情怀在亲身体验中生根发芽。  

沉浸式“实战模拟”激活爱国热情

“快卧倒!左边有‘敌人’!”7月26日,长沙兰天军事博览园的真人CS场地里,10岁的轩轩一个滑步躲开“敌人”的攻击,还不忘回头为队友打掩护。周围还有不少家庭在参与这场“战斗”,孩子们的呼喊声、笑声和模拟枪声交织在一起,热闹又充满活力。30分钟的体验下来,一众小朋友玩得意犹未尽。

“孩子平时就喜欢玩玩具枪,但很少有机会去体验。园区不仅可以模拟真实的军事场景,还能驾驶小坦克。”轩轩的爸爸李先生笑着介绍,刚才在“战斗”中,孩子跟着专业教练学习了不少战术知识,“他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了东西。”

“我们园区有三大核心展馆,非常适合喜欢军事与科技的亲子游客。像猛士吉普、第一代路虎等军车,是允许游客登车体验的。”兰天军事博览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园区以红馆、国防教育馆、车辆博物馆等四大核心展馆为支撑,形成“体验+科普”的特色模式。国防教育馆陈列着从子弹到导弹、隐形战机、火箭推进器等真实或等比例缩放的军事装备,甚至能看到从沙漠回收的导弹残骸和实战无人机。新增的火箭二级推进器带着实战燃烧痕迹,成为亲子家庭打卡热点。车辆博物馆展示了丰富的军事车辆,从古董车、新中国第一辆自产小轿车,到毛主席阅兵同款专车等,每一辆都是历史的见证。

“真实坦克、飞机等装备让孩子能亲手触摸钢铁铠甲,轩轩在这里直观感受到了‘从落后到强大’的变化。”李先生感叹。

军事主题场所的核心吸引力,在于让抽象的国防知识变得可感可触。在开慧通用机场国防军事研学基地射击体验区,95-1式自动步枪模拟操作等项目让孩子在安全前提下感受军事技能的魅力。在芙蓉区人武部大院,硕大的高射炮同样让孩子们倍感震撼,模拟射击体验区更是人气爆棚。这些“玩中学”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刻板印象——有家长反馈,孩子在体验火箭筒实操后主动追问“武器如何保卫国家”,这种自发的求知欲正是体验式教育的价值所在。 

在英雄故居点亮红色基因

离开兰天军事博览园,位于湘江西岸岳麓山下的肖劲光故居则呈现出另一种沉静的教育氛围。这片清末土木民居是人民海军主要创建者肖劲光的出生地,故居前坪的将军铜像目光坚毅,常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凝视。

近现代海军装备主题展馆便设置在故居不远处。7月2日,长沙雅境中学2409班学生在此参观时,通过模型与讲解,通过丰富多样的图片、实物以及逼真的模型,结合现场细致的讲解,大家深刻了解到旧中国海军的落后与屈辱历史,也真切见证了新中国海军建设一路拼搏、砥砺前行,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拥有三艘航空母舰,新一代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海军舰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伟大跨越。

通过海战利器的展示,同学们认识了各类军舰,如航母、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以及战舰搭载的武器系统,更通过这些舰艇的“排兵布阵”,学习海军作战基本战略战术,了解“海上封锁、护航和两栖作战”等专业名词。有同学说:“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航母,现在能这么详细地了解,才知道背后有这么多人的付出。我重新理解了肖劲光将军‘建一支强大海军’的毕生追求,也明白了什么是‘装备背后是守护家国的信念’。”

军事主题游的深层意义,在于让英雄精神与爱国情怀成为孩子的成长养分。在星城长沙,英雄故事如繁星闪烁。雷锋纪念馆里的长沙国防(人防)教育馆将武器模型展览与雷锋日记展陈相结合,讲解员会用“雷锋叔叔如何用螺丝钉精神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引导孩子理解“奉献”与“国防”的关联;在麓山忠烈祠,家长可以为孩子讲述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在抗战中英勇奋战、壮烈牺牲的事迹。  

从家族传承深化家国认知  

长沙的军事主题场所正成为“活的历史课堂”,帮孩子搭建从地方到国家的历史认知框架,成为精神传承的桥梁。天心区揽天心湘军博物馆通过湘军将领遗物、战场场景复原,串联起湖湘子弟“保家卫国”的地方军事史。今年3月,博物馆迎来了2位特殊的游客,他们是晚清重要封疆大吏刘长佑、刘坤一的后人,他们从南京带着孩子来此追寻先辈足迹,成为展馆里一段跨越百年的温情对话。

馆长陈湘舟的收藏与这段历史渊源颇深。作为新宁人,他的家族先辈与刘长佑、刘坤一家族世代交好,从小听着乡贤故事长大的他,藏品中不乏湘军将领遗物。“这些手札、官印不仅是文物,更是连接今人与先辈的纽带。”

刘长佑的旁系后裔陶宝林、陶露父子不曾想到,在长沙一家民间博物馆还能看到先祖武慎公的行书四条屏、信札与题匾,虽不曾谋面,但血脉相连,对先祖的敬仰与怀念油然而生;刘坤一的六世嫡孙女刘叙辰在看到“东南互保”照片中天祖忠诚公的容貌,听陈馆长讲述刘坤一与弟弟刘瑞一的故事时,不禁泪目。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开馆以来接待了不少湘军后代家庭来访,他们大多会带着家族老物件或故事来馆里,有的还会主动和其他游客分享。“有位老先生带来了祖传的湘军军服纽扣,给孩子们讲当年的军备故事,那种鲜活的历史传承特别有感染力。”普通家庭也在这里找到共鸣。上周末,市民陈女士带儿子参观时,正遇上湘军后人分享故事,孩子听完后主动问:“妈妈,我们的祖先有没有保卫过家乡?”陈女士觉得这就是最大的收获:“本来只是带孩子学历史,看到有人来纪念自家先辈,突然觉得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身边有温度的故事。”

此外,长沙芙蓉区的国防教育长廊以“铁血军魂”“湖湘将帅”“经典红色故事”“永远的丰碑”四部分,通过人民军队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版画,呈现我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以及人民军队历史上的湖南籍杰出英雄儿女事迹。

这个暑期,长沙军事主题亲子游的走红,不仅是消费场景的创新,更是教育方式的创新升级。当孩子在坦克旁听国防故事,在纪念馆里写致敬书信,红色基因便不再是遥远的概念。随着更多场所优化体验项目,军事主题游有望成为常态化的亲子教育载体,让爱国情怀在一次次沉浸式体验中,真正走进孩子心里。


编辑:陈雪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