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不减爱,从常德澧县、岳阳汨罗看湖南婚俗改革……

凤网 2023-04-20 阅读数 6625    赞 4

摄影/纪佳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周雅婷 

如今,正是春和景明、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婚庆喜事纷至沓来。而近年来,高价彩礼问题每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近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次点名“高价彩礼”,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动婚俗改革实验区建设,“低彩礼”“零彩礼”悄然成风,群众在婚嫁中的支出负担明显减轻,摒弃婚嫁陋俗正成为更多人的共识与行动。

近年来,全国妇联带领各级妇联组织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参与基层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与民政等部门共同发出移风易俗倡议,引导广大家庭摒弃陈规陋习。2022年,全国妇联公布移风易俗工作试点,64个县(市、区)被确认为全国妇联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其中我省澧县、汨罗市在列。作为仅有的两个“试点区”,它们有哪些好经验值得分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湖南6年变“俗”。 

2月14日,澧县举办集体婚礼。

澧县:这里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婚俗改革试验区

男不说“娶”,女不言“嫁”,平等协商

“婚姻需要两个人用心去经营,需要双方换位思考、互相包容。”“夫妻关系要放在第一位,只有小家庭幸福了,大家庭才幸福”……在一堂婚前辅导课上,新人林芝欣(化名)认真聆听着婚姻辅导员刘凤彩的讲述,眼眶突然湿润了。

林芝欣今年37岁,本科毕业后在外面闯荡多年后回澧县开服装店。她和妹妹林晓,都是婚事俭办实践者:在澧县领证只请几桌近亲吃饭,同时不要男方的彩礼。

说起与丈夫从相识到相知,热情开朗的林芝欣显得有些害羞。“我丈夫是黑龙江人,当时来长沙玩,热心的闺蜜就拉着我去认识他,相处了一段时间,觉得他人上进、可靠就同意了。”林芝欣说,她没有想到丈夫能接纳这段姐弟恋,还放弃了在天津的工作到澧县发展。

2022年两人定亲时,林芝欣的父母就作出决定——女儿结婚不要彩礼。“我们选女婿,首先考虑的是男孩的人品,经济条件是最后考虑的。”林芝欣父亲说,他们结婚是男不说“娶”,女不言“嫁”,双方在平等协商的状态下共同承担婚育责任。

“两个人相处,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林芝欣说,“我在经济上一直比较独立,觉得谈彩礼就是去给自己定一个价,不喜欢。”

2月初,林芝欣和男友商议结婚事宜,听闻澧县民政局在“2.14”要举办集体颁证仪式,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了名。领证前两日,他们携手来到该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在仪式之前聆听了一堂婚前辅导课。

澧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左娟介绍,将婚前辅导纳入领证环节,是为了帮助当事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分享家庭文化、家庭责任、沟通技巧等内容,让年轻人更从容地走进婚姻,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2021年至今,共有3800多对新人享受到此项服务”。

林芝欣说,小时候自己跟着父母参加了过一些婚礼,那时候结婚的场景很热闹,年轻人接亲都是用自行车。“结婚当天,新娘接回来之后,要在离新郎家大约一里路的地方下车步行,每走三步停一停,每个停下来的空当,新郎都要向新娘行礼,以表达男方对女方的尊重与敬爱。”

但从2000年左右开始,受周边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热闹婚礼的追求渐渐走了样,变了味。强迫新郎脱掉上衣,围着电杆跳钢管舞;婚礼大操大办、讲排场……

对此,2017年,澧县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进婚姻领域的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专家宣讲、党员带头等方式“全线出手”,对低俗婚闹、天价彩礼、嫁妆攀比、人情风等进行整治。

今年34岁的妹妹林晓,就是在整治后最早领结婚证的新人。

“我们结婚时没有要彩礼,双方父母还在婚前各出一半一起买房,装修上他们也是一起出钱,还置办了很多家具。”在房产证上,丈夫只写了她一个人的名字,“那一刻我很感动。”

100%将婚俗改革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

除了开设婚前辅导、婚后矛盾调解外,澧县还成立了婚俗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澧县婚俗改革中的具体工作,“通过五年多的努力,澧县的移风易俗工作有了明显效果,婚礼喜宴的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年轻人结婚不要彩礼的情况越来越多。”澧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里说。

赵里介绍,目前,全县291个村(社区)100%成立红白理事会,100%将婚俗改革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各镇(街道)由妇联、团委牵头,组建适龄未婚青年交友群,去年共为120名未婚青年牵线搭桥,其中16对青年男女牵手成功。

自2017年起,与澧县移风易俗的进程同步,各村(社区)开始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喜事新办、俭办纳入其中,组织村(居)民开展婚俗改革实践。

“澧南镇14个村(社区)已100%成立红白理事会,已将婚俗改革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湖南省2021年定向选调生、澧县澧南镇妇联专干严欣表示。

栗木村妇联主席雷芳告诉记者,澧木村要求村民签订严禁违规赈酒承诺书:做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不操办生儿育女、升学参军等非婚非丧事宜;操办婚丧赈酒不接待亲戚以外的人员吃酒,婚宴酒席男女双方合办不超过30桌,合计不超过300人,倡导酒席标准6荤6素。

澧阳街道水德庙社区党总支书记范连松介绍,社区制定了社区居民公约,倡导“男女平等,家务共担;移风易俗,喜事新办;反对铺张,崇尚节俭”,引导居民抵制高价彩礼,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  

村妇联主席帮助村民减十万彩礼

澧澹街道邓家滩村村民刘涛(化名)今年38岁,在外地打工认识了自己的妻子,但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彩礼成为了他们婚姻的一道拦路虎。

“女方是湖北的,在准备结婚时,提出了20万的彩礼要求,而刘涛家庭困难,母亲又得了癌症,筹钱困难很大。”2014年,在一次走访摸排中,村妇联主席赵军玲了解到情况后,便上门做女方工作,“我跟女方耐心做思想工作,但女方以‘是父母的要求’为理由坚持不能少。”

赵军玲并不气馁,很快又第二次上门劝说,“我跟她摆事实、讲道理,讲了要高价彩礼后的对婚姻的不良影响,最后做通了工作,女方愿意只收十万彩礼”。

“早在2014年,我们村结婚大部分都不要彩礼。”赵军玲说,邓家滩村妇联通过网格微信群、屋场会、走家串户的形式深入妇女群众中宣传婚俗新风,大力倡导喜事小办、鼓励丧事简办、养成节俭消费习惯,树起了新时代乡风文明的风向标,“去年一年,我们有近30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

县级移风易俗最美家庭——澧县赵军玲家庭。

在移风易俗方面,赵军玲一家是全村人的榜样。女儿覃幸子今年29岁,结婚时赵军玲没有收彩礼,还倒贴了两万给女婿;父亲2022年去世,没有组织追悼会,简办丧事,她说:“作为村妇联主席,必须以身作则。”

将婚姻辅导植入离婚流程

“澧县是2021年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婚俗改革试验区,2022年,县妇联被全国妇联确定为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县。通过一年多的广泛宣传动员,群众的移风易俗已经逐步从被动转向为主动。”县妇联主席黄杰告诉记者,澧县妇联与县纪监委共同开展“家庭助廉·团团圆圆”主题活动,参会的190名副科级以上单位一把手配偶现场递交了《澧县领导干部家庭移风易俗承诺书》;深入挖掘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并通过荆河小戏、专题视频等精彩纷呈的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将婚姻辅导植入离婚流程,帮助当事人树立面对婚姻的积极心态,2022年共接待离婚调解1489对,成功劝和988对,调和率66%。

“移风易俗工作是我们今年妇女议事会讨论议事的主要内容,成为了我们提升妇女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黄杰表示,下一步,澧县妇联将全力推动成立基层妇女议事会和巾帼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千名执委共管家”和寻找“最佳执委”活动,打造一批移风易俗示范村(社区),引导广大家庭投身移风易俗火热实践,推动形成社会文明新风尚。

汨罗: 巾帼志愿服务、举办集体婚礼,破旧婚俗从这入手

“爱情又不是买卖,破除陈规免彩礼……”这是汩罗市妇联摄制的戏曲小品《不要彩礼要幸福》中女主角香妹子的唱词。作为全国妇联移风易俗工作试点之一,从2017年起,汨罗市就开始大力推行移风易俗工作。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进汨罗市瞭家山社区,从这个小社区看见汨罗婚俗新风尚。   

志愿者上门劝导他们放弃30万彩礼

“六七年前我们这里结婚,家具家电是肯定的要的,还要买房买车,男方也要给女方打‘三金’——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汨罗市瞭家山社区的居民夏文彬在基层做过28年的妇联主席,她说:“那时候,好多本不富裕的家庭因结婚欠债,女方家里又把彩礼钱留在家里给儿子娶媳妇,家里闹好多矛盾,后来离婚的都有蛮多。”

为治理婚礼大操大办和“高价彩礼”,汨罗市179个村(社区)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其中,瞭家山社区以村支两委成员为主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巾帼志愿者组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小分队、红白理事会,以辖区屋场为单位成立专门的执委工作网络,全域化覆盖,网格式管理,把服务扎实落地。“遇到在谈婚论嫁时因彩礼犯难,或者准备大操大办的人家,我们妇联执委和志愿者更会上门进行劝导。”

2021年,夏文彬就遇到了一户因彩礼产生纠纷的人家。“双方家里都是普通人,女方家跟男方索要30万的彩礼,哪里拿得出嘛。”一听到消息,夏文彬连忙带着几位志愿者上门沟通,了解情况后发现,原来两位年轻人对于彩礼都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压力来源于女方的父母。“她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父母肯定是希望留点钱给弟弟将来娶媳妇。”

弄清了问题的关键,夏文彬和志愿者们就能“对症下药”。于是,她劝女方父母:“这么大一笔钱,对谁家都不容易。你们想想看,要是你家儿子将来结婚时女方也要这么多钱,你们拿不拿得出来?”这番话很快起了作用,经过调解和劝说,女方家放弃了索要彩礼,两位年轻人也很快走进了婚姻。“他们过得幸福嘞,去年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社区志愿者正在进行婚俗文化墙的日常维护。

“这几年不少人家都是零彩礼和低彩礼。”瞭家山社区妇联主席谢林告诉记者,社区居民家但凡有红白喜事的,都会提前三天报备到各村组的妇联执委处统一上报社区,“再由我们红白理事会成员上户进行‘谈心’:拱门最多设1个,随礼不超200元,筵席不过20桌,不放礼炮。社区里还办了支大鼓队,免费服务大家的红白喜事,用锣鼓取代了鞭炮”。   

集体婚礼也幸福

集体婚礼也是汨罗市推动婚俗改革的重点举措之一。近五年来,汨罗市已举办过两次大型集体婚礼。新人们着汉服,行汉婚,缔结一世情缘。

大红的喜字、鲜艳的绸缎、幸福的新人、围观的居民……2018年5月1日,瞭家山社区也举办了一场独属于社区居民的集体婚礼。10对新人身穿婚纱、西装,在乡亲们的祝福下喜结连理。

“那时移风易俗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想以集体婚礼的形式,先把仪式感给大家搞起来,做示范、树新风。”瞭家山社区党总支书记何永胜回忆,社区要办集体婚礼的消息一出,就有十多对情侣报名。

“场地就选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前坪,椅子套上了红布,还专门请来了汨罗电视台的主持人。”新人们拜天地、拜父母、对拜,社区还为每对新人都送来了一床喜被。“我看上的是他这个人,老实、勤劳、对我好,两个人过日子,有没有彩礼不重要。”参加这场集体婚礼的胡连平(化名)说。   

选条件不如选人品

用“好家风”改变“旧习惯”,这是瞭家山社区在推进婚俗改革工作中的一个做法。社区里的何庆年家就是一户典型代表。

何庆年是瞭家山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原本家境贫寒的他和妻子一起奋斗,开起了夜宵店,1年能赚十几万。以己及人,自身的经历深深影响了何庆年对孩子们婚姻的期盼,他教育自己的儿女:“选条件不如选人品,找一个有上进心、愿意奋斗的人过日子,才能踏实。”

去年,何庆年的女儿准备结婚,男方家里家风清正,也是社区里的名人。在何庆年和女儿的坚持下,不仅没要一分钱彩礼,婚礼都只请了双方亲近的亲朋好友。亲家还给何庆年塞了象征着彩礼的红包,他当着众人的面走完了流程,却连拆都没拆开,在婚礼后退回给了亲家。“一个口袋掏到另一个口袋的事,最后好的还是我们自己噻。”何庆年说。“以后儿子结婚,希望也是如此,孙辈出生了,也要这么教育他们。”

“我们每户悬挂一幅家规家训,每月点赞一次社区好人好事榜,每年评选一批‘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并对大家的故事进行宣传,希望用良好家风引导大家改变传统婚俗观念。”谢林告诉记者,近五年来,全社区婚事新办162起,举办集体婚礼1次,劝导“无事酒”183起,为群众节约开支1896万元。社区还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居民公约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十佳村规民约”。

“汨罗市妇联高度重视全国试点工作,推动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巾帼志愿服务先锋队、妇女议事会、巾帼乡贤等队伍,以点带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纵深发展。”汨罗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于法表示,汨罗市妇联将继续充分调动基层妇联组织、妇联执委和巾帼志愿者作用,将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融入各项工作中。   


调查: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彩礼是象征意义,不一定强求金额大小   

4月13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长沙街头采访了多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婚恋状况、不同性别的年轻人,展开调查。

在对8名年轻女性的采访中,有6名女性明确表示自己将来结婚时会向男方要彩礼,1位已经结婚9年的女性表示“当初没要彩礼,如果是现在结婚一定会要”,4名接受采访的男性都表示自己能够接受女方适当的彩礼要求,“即使不提也会主动给,主要看金额”“会和女方商量”“尽力而为就好”是采访中大多数年轻男性的看法。

91.6%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低彩礼、零彩礼的倡议,仅有一位受访者表示不支持,原因是“彩礼并不是要让双方倾家荡产,这是没有必要的事情”。4位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有过要彩礼的情况,金额在68000~188000元之间。一位年轻男性表示,希望将来女方提的数额不要太大,二十万以内是能接受的范围。

在大多数采访对象看来,彩礼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在于双方结亲的诚心,不一定强求金额大小,50%的受访者表示,彩礼的礼金将在未来作为父母的支持进入新婚家庭中,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扫一扫,看街采视频。


声音:直面“天价彩礼”背后的发展不平衡   

湘潭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恩迅。

“推行婚俗改革势在必行,而为什么要推行婚俗改革,可以从家庭、社会、国家三方面来理解。”湘潭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恩迅表示,首先,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高价婚礼对普通家庭经济造成了较大负担,既进一步导致结婚难、生育意愿不高,也会为婚后的家庭和谐生活埋下隐患。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将婚姻物化为物质交换的不良倾向,不仅助长了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甚至封建迷信的不良社会风气,也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第三,如今国内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匮乏的趋势愈加明显,国家推行倡导优质婚姻、鼓励生育等一系列政策,也是为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考虑。

“婚俗改革工作若能够顺利持续推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观,能明显地减轻普通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张恩迅分析,在农村地区推进婚俗改革,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共建淳朴乡风、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遏制陈规陋习的蔓延有很大作用。“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从婚俗抓起,也是为乡村振兴助力。”

张恩迅提醒,婚俗改革工作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多管齐下。“不能简单理解为‘限高’,因为天价彩礼其实与传统婚姻观念、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会民俗都息息相关,是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综合导致的结果。”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直面“天价彩礼”等陋习背后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彩礼问题往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会更加明显。”张恩迅告诉记者,部分适龄女青年外出务工后不愿再返回欠发达地区,导致当地适婚女性数量减少。一些大龄单身男性及其家庭为完成“娶妻生子”“代际传承”的目标,不得不通过高价彩礼,提升自身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这背后的本质问题不仅是婚姻问题,更是要建设好、发展好地方经济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进一步推动就业、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减轻家庭显性或隐性成本的重要性。”

张恩迅表示,婚俗改革还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推出符合当下年轻人能广泛接受的新形式的婚礼婚俗。“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集体婚礼,既有仪式感也节约成本。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时代和地方特色,将改革能够顺利推广下去。”


编辑:陈雪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