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民族同村同乐:稻虾田里说丰"年"

凤网 2024-12-13 阅读数 58815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唐天喜

近日,在益阳市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来自彝族、土家族、壮族、苗族、汉族等9个民族的村民和外地游客一起手拉着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唱歌、跳舞、品美食,欢度彝族年。

image.png

(欢庆彝族年活动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这是汇聚了8个少数民族的大东口村连续第四年举办欢庆彝族年活动。

近年来,该村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团结各族村民,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称号。


民族文化活动凝聚人心  

“那天我也穿上了彝族服装,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很开心。”12月3日,大东口村党总支书记陈志琼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回忆起欢庆彝族年活动时,仍然兴奋不已。

大东口村位于大通湖管理区最南边,共1520户3525人,有从云贵川地区来的移民760余人,且多数是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移民而来。

“当年为支持国家‘西电东送’工程中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从大凉山地区移民到大东口村生活的群众达200余人,其中彝族同胞有23户。”陈志琼介绍,加上当初来此垦田的,以及后来从湖北、广西等嫁到村里的人,目前村里居住着苗族、彝族、土家族、壮族等8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间风俗习惯不同,如果互相了解不深,就可能发生矛盾纠纷。”2020年高票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的陈志琼便想到通过举办彝族年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来加深各民族村民之间的了解,加速促进村民关系融洽,并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支持。

从2021年开始,村里每年都在11月22日左右举办欢庆彝族年活动。每当这时,村里的各族群众会一起杀猪宰羊,互相祝福,摔跤表演、山歌对唱、民族歌舞也轮番上演。

“参加的村民不局限于彝族,其他各族村民都可以参加。”陈志琼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介绍,活动内容也不限于彝族年活动,“每个民族的村民都可以上去展示本民族的风采”。

记者发现,在欢庆彝族年活动的篝火晚会上,既有击鼓表演、民族歌舞、民族T台秀、喷火杂耍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艺汇演,也有花鼓戏表演、拔河、跳绳、射箭等活动。欢庆彝族年活动,成为全村各族村民共同的节日。

从长沙赶去体验彝族年的游客胡梦洁激动地说:“参加这个活动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彝族文化,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各族群众相亲相爱的和谐欢乐。”

而除了欢庆彝族年活动,村里还经常结合元宵节、清明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比如,去年元宵节,村民就在村民文化广场猜灯谜,尝元宵。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些灯谜里除了涉及日用品、动物、字谜等,还将党史知识、廉洁文化等蕴含其中,村民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欢声笑语中增长了知识,接受了洗礼。

“这样的集体活动多了,大家就更熟悉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也就更浓了。”陈志琼说。

彝族青年文岗表示:“每逢佳节大家都聚在一起,把各族的节日过成了全村人的节日。”


特色活动助力产业振兴

欢庆彝族年活动也给各民族村民带来了增收的机会。

从湘西嫁来村里的侗族女子杨形开在村干部的建议下做起了牛肉小吃,每次都会通过欢庆彝族年活动销出去不少产品。从最初的年赚2万元,到如今一年可赚10万元左右。

去年彝族年活动期间,千余名外地游客来村里打卡,带动周边各类消费十余万元。

而村里举办的活动可不止这一次。

大东口村东临漉湖,风景优美,盛产龙虾。

“金盆镇在村里建起了龙虾交易中心。”陈志琼介绍,金盆镇的小龙虾因为品质好,被浙江的企业采购加工后远销日本、新加坡以及欧盟等地。

因此,每到夏天,村里“外来人口”就猛然增多,品虾的、游湖的、看民俗民族文化的,络绎不绝。

村里每年会举行龙虾美食品鉴活动,吸引了省内外众多食客慕名前来。仅2023年龙虾节就有上万名食客来此消费,为当地带来上百万元收入。

因此,村里养虾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邓仁华去年稻虾种养30多亩,赚了约15万元,今年又扩大到了85亩。

而另一个村民郭元满和她的丈夫许铁军则办起了铁牛合作社,这几年在村里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用于稻虾种养,效益更是可观。

为了帮助村里的企业更好地实现机械化生产,实现农田成片、统一管理,大东口村村民委员会采取了土地集中流转策略,村民把零散的土地集中流转到村委会,村委会再根据大户需求合理划分流转的农田。“以前一些大户自己找农户流转土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土地面积零散,打药施肥不方便,耕种成本高。现在集中流转后,企业用地成本就降了下来,合作社发展更快了。”陈志琼介绍,刘卫农机合作社在村里流转了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进行现代化耕种,耕地、施肥、打药全程机械化。而郭元满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成了农业大户,铁牛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带动了1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普通农户也愿意将自家农田委托村委会流转,一是流转价格比自己私人流转的高,二是村委会能保证及时支付土地流转金,让人省心放心。

在村党总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推动下,近年来,大东口村规划设计了“春赏紫云英,夏品小龙虾,秋游芦苇荡,冬观候鸟群”的精品旅游路线,举行了摄影展、金盆五门闸龙虾美食品鉴会、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还结合民族特色打造了“大东口少数民族一桌菜”。去年,村集体收入约4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6800元。  


乡村治理有新更有心  

“村里各项政策的出台,都凝聚了村民们的共同智慧。”陈志琼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为了了解9个不同民族村民的需求,融洽村民关系,村“两委”创新提出有需求必访、有良策必访、有贡献必访的“三访”政策,通过每季度召开屋场会、组建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方式,主动“下访”。

image.png

12月3日上午,陈志琼就召开了一次屋场会,听取村民的意见和需求。“村里有几处沟渠需要疏通”“到田间的通道希望整修一下”“社保缴费有什么新政策”……村民们纷纷发言,陈志琼一一解答,“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也要说明原因和后续怎么做”。

而对村民提出的每一个可行性“好点子”,村“两委”必上门、必记录、必研究、必跟进。村民王伏安提出“市场换资源”的点子后,村“两委”迅速牵头与苗木公司签订联建共建框架协议,利用村民房前屋后和沟渠两旁等零散闲置面积种植经济苗木,由企业投入幼苗和技术、村民负责苗木管理维护和环境卫生,收益由村民、村集体、企业按比例分红。彝族村民周仁万提出“吃旅游饭”的想法,村“两委”多次上门探讨并专门召开屋场会共商良计,研讨确定了打造漉湖湿地风光、民族团结一家亲特色美食街等发展方向。

目前,集民意而举办的龙虾美食节、插秧节、拌禾节、火把节、彝族年等特色农村节会活动每年都能吸引大量周边游客。

同时,村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也让村民更加愿意相信、跟随村“两委”。

2022年5月,为推进村居建设,大东口村需要整修约2公里长的金漉路,但许多村民家的祖坟集中在金漉路两侧,有1300余座坟墓,怎么动员大家迁坟呢?

“一是党员带头,二是找到村民的共鸣点,那个共鸣点就是为了子孙后代造福,因此村民都比较支持这项工作。”陈志琼说,迁坟工作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没有一个村民扯皮。

image.png

(迁坟后的金漉路。受访单位供图)

现在,这条当地人眼中的“阴阳路”变成为一条6米宽的网红休闲道,两旁种满了银杏、桂花树以及美人蕉等花草树木,很多人来此骑行、散步,或经此路去洞庭湖边。

村民梁碧云说:“我们晚上可以在这里散步、健身。这里卫生也好,自己舒服,别人看着也舒服。”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讲好乡村振兴的故事。”陈志琼说。


编辑:喜之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