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吃,寄生虫多达6000条!近期大量出现

凤网 2025-05-19 阅读数 8687

粉色预警!

最近这东西

又出现了

有人一见就

头皮发麻


最近

全国多地河道边

出现一串串粉红色的“葡萄”


这些可不是新奇植物

而是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的卵块

近日,浙江杭州城管养护部门对福寿螺及卵块采取了人工清除并集中碾碎焚烧或深埋的方式。浙江海宁,河道保洁人员会拿着高压水枪冲刷河道两岸。

随着温度攀升,上海市一村村民志愿者在巡查河道时发现水库中心河的河岸边出现大量粉红色的福寿螺卵块。立即上报村委会,第三方养护单位赶赴现场进行全面清理。

合肥一区应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正对公园内水沟、塘渠、桥洞、驳岸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通过人工摘除卵块与成螺、卵块直接浸入水中的方式,使其失去孵化条件。并通过成螺集中碾碎后深埋处理等措施,有效控制福寿螺种群数量,遏制其扩散态势。

5月到8月是福寿螺繁殖高峰期,因此各处水边会遍布粉红色螺卵。福寿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

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一只福寿螺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人们为什么会“谈螺色变”,这里不得不说这件事——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其实大家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

面对福寿螺粉卵,怎么办?

据资料记载,福寿螺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可能因为近年来对福寿螺及其它粉色的幼卵多有报道,所以人们也对福寿螺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是望而却步,连平时想去河道散散步的人们都却步了。那么,发现福寿螺幼卵怎么办呢?

市民想自己清理福寿螺应怎么做?

戴好橡胶(塑料)手套或者塑料袋,不用手直接触碰,基本不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将成螺或者卵捡拾放入塑料袋;

扎紧直接作为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随意丢弃。

父母要严禁孩子单独去河边玩耍

更不要好奇这种粉色的螺卵

而去拨弄螺卵

任何时候都要记住:

千万不能吃


来源:综合广州日报、湖州公安、潮新闻、澎湃新闻、新闻坊

编辑:徐珂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