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实习生 邹诗宇 通讯员 颜瑾
尽管已放暑假,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傅婉娟依然忙碌——手机上,学员不断发信息跟她交流暑期参加社会实践的收获。作为一名党的创新理论“播火者”,深耕讲台30余载的她,思考最多的一件事:该如何把创新理论的“薪火”越烧越旺?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纪念日前夕,傅婉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12名“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她成为其中光荣一员。
30年深耕思政课堂
提到傅婉娟的名字,国防科技大学的学生们都很熟悉。在军政基础教育学院任教的她在讲台坚守了30年,只为讲一堂能让年轻学子听懂、悟透的思政课。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了让讲授更透彻,傅婉娟坚持打磨技巧——这些年,她旁听学院老教授讲课,多方收集名校名家的讲课录像,在课堂上开展互动式、参与式、探究式、现场式教学,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
“傅老师的课总会抛出一个个问题,像打怪升级一般,一关关地闯过去,可有意思了。”经常听傅婉娟课的学员林鸿宇告诉记者。
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播种信仰。
“大思政课的魅力在于,用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芒,让信仰的种子在学员心中生根发芽。”傅婉娟说,为打破课堂学习体验的局限性,她借助驻地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与团队探索开展“红色基因+时代风采+科技底蕴+军事特色”的融合式实践教学模式。
如今,傅婉娟不仅成为深受年轻学员喜欢的课堂教师,也拿下了一项项荣誉——教育部“周末理论大讲堂”授课专家,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作“如何讲好习近平强军思想”专题讲座;主持建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被推荐为国家一流课程;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评为全军院校优秀政治教员。
给基层留下“带不走的理论服务队”
在傅婉娟看来,建强队伍要把“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结合起来,既要给“干货”,也要教“方法”。
每次去部队宣讲,傅婉娟会召集起对方单位的理论骨干,集中帮带,教他们如何备课讲课,做思想工作。往往宣讲结束后,傅婉娟就会为基层单位留下一支“带不走的理论服务队”。
李南辛也是深受傅婉娟影响的学生。几年前,综合评定第一的他选择去往边疆部队。在一个夏日的深夜,傅婉娟和李南辛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官兵思想教育的探讨,一直持续到凌晨。电话中,李南辛感到傅教授仍然如同自己上学时那般热情,对课程内容一一梳理、倾囊相授。
有了傅婉娟的帮助,李南辛的授课效果极佳。课后他感慨:“新时代的士兵见识广、学历高,我得加倍努力,像傅老师一样把理论课讲鲜活,让官兵都信服我。”
如今,傅婉娟传播真理的足迹跨越网上线下、遍布边疆高原,“我愿意一辈子都站在讲台,讲好思政课,点亮学员心中的理想之灯”。
编辑:喜之郎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