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万人织就“爱心网” 湖南暑期儿童关爱行动温暖三湘

凤网 2025-08-20 阅读数 10099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通讯员 陶羿岑

今年暑假,湖南大地处处涌动着爱的暖流。28万名“爱心妈妈”和“暖心姐姐”走进千家万户,2000余期家门口托管班欢声笑语不断,1200余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会同教育、民政、卫健、团委等多部门,用“爱心妈妈+暖心姐姐”这一创新模式,为30余万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织密“安全、快乐、充实”的暑期关爱网,也为儿童友好型社会的“湖南路径”写下生动注脚。

“爱心妈妈+暖心姐姐”:母爱与朋辈关怀的“双重守护”

“左手牵着妈妈,右手挽着姐姐,我不再害怕暑假一个人。”7月15日,在安仁县“仁城志愿红·童心筑梦行”公益课堂上,9岁的留守儿童小轩开心地说。返乡大学生“暖心姐姐”带他朗读《弟子规》,“爱心妈妈”则陪他做手指舞、手工画,一堂课下来,小轩笑得合不拢嘴。

这样的场景遍布三湘四水。6月,《湖南省“爱心妈妈+暖心姐姐”结对关爱工作方案》由省妇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团省委联合印发,益阳率先启动市、县、乡、村四级妇联同步行动,上万名志愿者入户走访、精准结对;怀化中方县通过DIY草帽、趣味游戏“不倒森林”,让孩子们迅速融入集体;邵阳新邵、洞口等地为孩子们办起集体生日会,送上书包、牛奶和满满祝福。

△湖南省“爱心妈妈+暖心姐姐”结对关爱工作推进会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骨干培训会参训人员赴株洲市天元区检察院观摩学习。

专业加持,让关爱更“硬核”。省妇联举办骨干培训班,220余名“爱心妈妈”“暖心姐姐”系统学习儿童运动、营养、心理等知识;岳阳市妇联、市检察院联合推出“同心护蕾”志愿者赋能课程,围绕“高风险场景识别”“网络侵害防御”等实操内容展开情景模拟,培训结束即奔赴各县市区开展“一对一”走访和安全教育。

家门口的“快乐大本营”:2000余期托管班解“看护难”

“孩子早上8点送来,下午5点接走,公益课堂就在社区活动室,安全又放心。”7月20日,长沙清水塘街道社区居民陈女士为“社区课堂”点赞。文化课程、红色课堂、实地参观、主题实践、团队拓展……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成为孩子们假期最爱打卡的“第二课堂”。

△湖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组织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开展下田体验活动。

据统计,针对家长最急切的“看护难”问题,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引领示范举办2期暑期托管班,直接服务1100余名儿童;各级妇联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村(社区)儿童之家等场所,累计推出2000余期托管班,服务近6万名少年儿童。长沙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省儿童医院开展“牵手护航伴成长”活动,为亲子家庭提供防性侵、营养、中医、急救等主题的“成长大礼包”和健康托管服务。湘潭窑湾街道唐兴寺社区开设包含红色观影、手工科普的“社区课堂”,成为孩子常回的温馨港湾。永州江华“童梦同瑶”夏令营、衡阳“七彩假日”、常德市救助事务中心军营研学……“课业辅导+安全教育+非遗体验+心理团辅”的多元课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江华县沱江镇阳华社区暑期托管班教孩子们跳瑶族长鼓舞。

多方联动:攥指成拳汇聚“大合唱”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向阳花’行动”被列为省重点民生实事,妇联牵头建立“1+N”多部门协同机制,暑期集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1200余场,线上线下惠及近200万人。高校、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纷纷加入。湖南女子学院、吉首大学、湖南中医药高专等高校把党史情景剧、女书、扎染、性教育、防溺水课程送到基层;株洲、常德、怀化等地公检法司敞开大门,带领孩子们“沉浸式”学法;衡阳、湘潭、邵阳、怀化引入社工、志愿团队、爱心企业,提供资金、物资、场地、专业力量。吉首市“点亮她未来”项目为30名困境女童提供3年持续帮扶,醴陵市“爱心妈妈—困境儿童结对支持计划”入选全国妇联2025年度“巾帼牵手计划”示范项目。沅江市“国潮公益之家·爱心妈妈+暖心姐姐伴学夏令营”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爱心妈妈+暖心姐姐”模式深度融合。

△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师生团队于洪江市熟坪乡为乡村儿童实施心理关爱专项行动。

安全防线同步筑牢。教育、妇联、村(社区)联合开展水域巡查、设置警示牌、发放安全手册;邵阳市大祥区联合湘潭大学实践团开展“同心护未来”宣讲;郴州市汝城县妇联与妇幼保健院14个乡镇巡回宣讲,把防溺水、家风家教、健康科普送进千家万户。

△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馆讲解员在“国潮之家·暑期伴学”夏令营中为孩子们讲解展品。

“儿童关爱不是一季暖风,而要四季常青。”省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总结经验,固化有效模式,联动更多社会力量,推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品牌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编辑:徐珂

二审:唐天喜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