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劳模的“五一”假期:仅有闲暇要还“家庭欠账”

凤网 2013-05-01 阅读数 495459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潍坊儿童福利院护理员杨守伟。(资料片)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检票员李文(右)。(资料片)

点击图片查看下一页

山东银座商城综合部培训专员于真真。(资料片)

虽然“五一”小长假头一天的阳光格外柔和,但工作上的“习惯”还是影响到三位女劳模难得的休息和生活。

“想睡个懒觉,但却习惯了早起。”谈起对“五一”假期的感受,山东银座商城综合部培训专员于真真、潍坊儿童福利院护理员杨守伟、济南长途汽车总站检票员李文三位刚刚获评全省“最美劳动者”的一线劳模不约而同地相似。

没有闹钟的早晨

还不习惯

29日早晨8点半,于真真醒来时,身边多了因在外地工作而久别的丈夫。在这个假期唯一的休息日,她却因为习惯性早起,再也睡不着了。

不过,对于她的小儿子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这顿早餐终于可以不用再吃西红柿鸡蛋面了。

期望假期里睡个懒觉的,还有86个孤残孩子的“妈妈”杨守伟。在做儿童福利院护理员的14年里,她很想在一年少有的几个假日里,看看书,睡个懒觉。

但是,29日一早,她又准时出现在了福利院的孩子们身边。由于劳模表彰大会的缘故,杨守伟已经4天没看见孩子们了,她有一些担心。在轮休的短短一天里,她挤出半天时间来陪孩子们,剩下的半天,她要陪刚上高一的女儿到书店买几本课外辅导书。

这一天最繁忙的是已经临近退休的李文。在当天送走6万多名旅客之后,她的嗓子已经干哑到说不出话。

“快退休了,终于不用早晨4点起床了。但是小长假这两天,我们闲不住。”李文匆匆挂断电话前笑着对记者说,没有闹铃的早晨,她还不习惯。

仅有的闲暇

要还“家庭欠账”

其实,即便是不上班,三位女劳模的休息日也无法放松——平时积累的“家庭欠账”太多了。

于真真在接受采访时,正带着孩子从父母家赶往公婆家,平时,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这个上过《正大综艺》、破过速打领带吉尼斯纪录的“整理专家”,自己家还没来得及整理,衣服还泡在洗衣机里。

而作为高一学生的家长,杨守伟在这一天,终于能挪出半天来把注意力放在女儿身上了。因为父母都忙于工作,她的女儿学会了一个人学习、生活。

面对女儿是否理解自己的问题时,杨守伟的女儿没有回答,反而是杨守伟抢答:“她都理解。”

寄语后辈

工作不能无所谓

采访中,杨守伟不时报出几名孤残儿童的名字,他们的病情,还有她的担忧。

“我总是放心不下孩子,我的压力也很大。”杨守伟说,她会看很多辅导书,有时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事,有时算是给自己减压。

对于已经48岁的李文来说,退休或许再合适不过了,甚至可以再具体一些,洗洗衣服,陪丈夫打乒乓球,一家三口吃几顿像样的家常饭。但习惯了值班、加班、天没亮便醒来的李文说,每天去站上再站12个小时,她的身体也挺得住。

已经不在一线服务的于真真,如今把自己对服装款式的心得,偶尔用在给老公挑选几件帅气的衣服上。平时,她把更多的心得,传授给了师弟、师妹们。

于真真说,现在的销售员不少是“80后”、“90后”,“他们思维活跃,很有想法,很个性,但也有遇到不顺心就想辞职、干不好就撂挑子的问题。”她认为,看待自己的工作,不能觉得“无所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