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
赴奥地利参加“空中力量2022”航展
女机长刘文力少将出场时英姿飒爽
引起网友关注
网友:这气场、这实力帅呆了!
1
成为首批具有
学士学位的女飞行员
刘文力是山东泰安人,出生于1971年11月,1989年参军入伍。
1993年7月,刘文力从航校毕业,成为空军第六批女飞行员,也是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的女飞行员。她的成绩全优,被分配到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原广空空军航空兵某师。
在同批女飞行员中,刘文力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晋升飞行等级,第一个当机长,第一个通过一号天气标准考核,多次立功受奖。
2
抗癌成功后
33岁的她驾机重返蓝天
2004年初,刘文力被任命为当时我军惟一的女飞行大队长,成为继洪连珍之后人民空军第二位女飞行大队长。
然而,同年7月,她被检查出患有“左侧乳腺导管癌”。
“女儿不能没有妈妈,蓝天不能失去银鹰的翅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刘文力选择了手术,并在术后第7天就开始接受化疗。头发大把大把脱落,她干脆理了个光头。
从一个细节能看出刘文力术后恢复的艰苦:化疗结束康复期间,她给自己规定每天早晚各跑两公里,在医院3个多月的时间内,她一直坚持了下来。
2005年2月,刘文力回到部队,先从指挥岗位做起,再逐步回归飞行岗位。
同年6月23日,也就是手术后仅11个月,在华中某机场,33岁的刘文力驾驶战鹰升空、重返蓝天的怀抱!
3
参与汶川地震抢险救灾
2008年,刘文力已是空军航空兵某师副师长,参与了汶川地震的抢险救灾。
她后来撰文回忆,地震发生后20分钟,该师接到空军号令,马上启动应急预案,中止训练飞行,收拢在外飞机,立即转入战斗状态。
震后1小时58分,2架伊尔-76飞机接令紧急升空,经两次转场、4 个小时飞行,最先将242名专业救援队员和33吨特种装备火速运到灾区。
仅灾后7天7夜,该师就转战36个机场,26架飞机在83条航线上穿梭飞行。每个机组平均每天飞行超过10个小时,连续工作时间达20小时,飞行员睡眠不到4个小时,飞行强度是平时的3倍以上。常常是一个任务没有完,另一个任务就已下达;有的飞机还没落地,就在空中接到新的任务。
2014年12月,刘文力履新空军某指挥所参谋长。2017年本轮军改开始后,该指挥所从隶属原广州军区空军,转隶到中部战区空军。
4
“遗憾的是只能
为祖国牺牲一次”
2017年8月,刘文力曾发表署名文章《“遗憾的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
她在文章中说:“生命,不可不惜,不可苟惜。对于军人而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就应英勇无畏、敢于牺牲。就像一位战斗机飞行员曾说的:‘我最大的遗憾就是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寥寥数语,蕴含着壮怀激烈的豪情,传递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图片来源:新华社
“军人永远不会考虑‘万一牺牲了值不值’的问题,只有逆火而行,只有挺身而出,只有负重前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的‘获得感’抑或‘小确幸’,都有赖于这样一群‘不理智’的人。”刘文力这样写道。同年10月,刘文力作为代表参加了党的十九大。
2019年12月,空军晋升将官军衔仪式上,刘文力由空军大校军衔晋升空军少将军衔。
5
丈夫也是战友
曾不远千里为她送玫瑰
“比翼蓝天”,常为人所羡慕,但对于空军“双空勤”家庭来说,却意味着要作出更多的奉献与牺牲。
刘文力说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她有一个心心相印的战友加丈夫。丈夫马永在武汉某部队工作。刘文力曾深情地说,在广袤的蓝天下,在漫天的彩霞中,战友情、夫妻爱让他们之间有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幸福。
虽说不能经常相聚,但夫妻俩始终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只要在一起,马永就会炒几个拿手菜慰劳妻子。有一次,丈夫还不远千里为在外执行任务的妻子送上玫瑰,在部队一时传为佳话。
刘文力的女儿也很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每当她因为任务错失一次次相聚、推迟一个个约定,在电话里不知如何开口时,女儿总会传来宽慰的话语,“我支持她,我们全家都支持她!”
正如女飞行员们常说的一句话
“离地三尺,不分男女”
在保家卫国、守护人民的战线上
女军人同样是祖国和人民最坚强的依靠
为刘文力少将点赞
正是因为有你们
才有人民的幸福蓝天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北京日报、长江日报、环球时报、长安街知事、空军发布、中国妇女报视频号等
编辑:唐天喜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