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讯(记者 王静 吴雯倩 吴小兵)“家校社”三主体在协同育人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提升家校社共育水平,更好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为推动湖南省全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联动机制,营造协同育人良好氛围,8月6日,首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湖湘论坛在长沙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委主任委员祁圣芳,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静,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钟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妇联负责人,新华书店负责人,教科院所家庭教育教研员代表等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专家解读>>
家校社协同共育进入新阶段
赵雄辉(湖南省教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论坛上,赵雄辉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一一作了解读。
“政策法规的完善,明晰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部门职责定位,强化了学校家庭社会在育人中的协同履职要求,标志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进入新阶段。”他认为,家校社协同共育要在强调学校主导作用、强化家长主体责任、完善社会有效支持三方面下功夫。与此同时,他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共育可从8个方面着手: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培训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开展丰富的家庭教育活动;强化案例的示范引领;关注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建立家庭教育评估督查制度;推动协同教育的社会贡献。
家校社共育要“五维一体 ”
燕良轼(湖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湖南新课程研究院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是中国的教育史上一场深刻的变革。”燕良轼教授在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路径与对策》主题报告时如是说。
论坛上,他提出中小学家校社共育“五维一体”解决方案:管理体系上,建立市、县级组织机构,成立育人专班,制定工作制度,出台工作计划;培训体系上,组建或引入家校社共育指导团队,建立专家资源库,深入开展区域家庭教育指导骨干教师培训,成立共育名师工作室;课程体系上,研制家校共育课程,编写家长读本、学校手册,开设家长课程与专题讲座,提供线上家长学习平台以及个性化学习资源;活动体系上,开展家庭教育考察活动,如家庭教育乡村行、假期家校夏令营、假期安全保卫活动等;评价体系上,将协同育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评价,建立家长满意度调查制度,研制校级共育工作评价标准,开展协同育人示范创建活动以及评选表彰活动。
经验交流>>
常德桃源:政府主导推动“家长同学”
“在县政府主导下,我们实行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育’统筹,协同开发供家长学习的课程体系,既有线下的讲座、沙龙,也有依托融媒体平台开辟的‘家长同学’专栏。”桃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汤赛男围绕“孩子的家庭生态”,从出走孩子的协同应急处置、家长主动参与正面引导两个小案例引入进行了分享。
她介绍,该县联合卫健、民政、心理学会等专业部门、社会组织,共同指导家庭:联结学校、家庭、医院开辟绿色就医通道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护理培训通道;婚姻调解员将多年工作经验开发成课程,教家长怎样建设亲密关系;心理学会不定期给家长普及发展心理学的知识……
通过2019年和2022年调查数据显示:从2019年94.63%的家长“很少甚至从未参加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学习”,到2022年,97.43%的家长愿意“接受班主任指导学习,形成家校合力”,98.77%的家长理解“终身学习,家长先行”,97.51%的家长理解“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家长学习”。“桃源县家长的学习意识增强,学习时长明显增长。”汤赛男说。
怀化溆浦:将协同育人成效纳入绩效考核
“我们将家校社协同育人纳入中小学、幼儿园综合督导评估和教师考核工作,协同推进儿童之家与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建设,成功探索出‘三点一线八爱心’乡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做法,得到了民政部、省教育厅等多部门的高度评价。”溆浦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杰卫介绍,该县着力打造“互联网+家校共育”平台,实施家长学习积分达标制度,每年组织开展“万名教师大家访”行动,各学校引导家长利用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渠道,参与学校日常管理,邀请家长进校开展课后服务、校门口值班、监考、预防溺水督查等家长志愿者活动,形成家校社同频、融合促进。此外,该县还探索“家长夜校”模式,利用空闲的夜间,向家长讲授家庭教育知识。目前,该县家长夜校已开设了“家长沙龙”等课程25次,全县2000余名家长参加夜校学习。
岳阳平江:阵地分级分层,打造德育网络协同
平江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邓焕发介绍,平江按照“中心统筹,全员参与、互联互通”的思路,推动家校社共育阵地建设:专设了“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股室,服务于全县中小学校;创建297所家长学校,由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任家长学校校长,优秀政法工作者任法治副校长;成立354个家长委员会、487个家长膳食委员会等家长志愿组织。
此外,尤其锚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县以学区为单位成立家庭教育德育研究协作体,以县级、学区级、校级“三级联动”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在分层次、分梯队的研修中,切实提高德育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构建红绿蓝“三色”实践课程体系:扬“红色”,发挥革命老区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赏“绿色”,家校社一起行动,到本土生态基地调研,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品“蓝色”, 依托汨罗江深厚的文化底蕴,抓牢屈原精神回归的载体和城市发展的主轴,深挖人文历史。
株洲攸县:“学校+社区”结对,打通“最后一公里”
攸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周世友介绍,攸县聚焦县域留守学生多、亲子教育缺位等教育现实,培育本土专家资源,破解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主体难以形成教育合力的难题,对县域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社会乡贤和社区“五老”进行培训培育,打造了覆盖全县学校、社区的700名本土化家庭教育讲师、12000名志愿服务者、48个家庭教育科研团和6000余名家庭教育种子教师等四大家校社协同育人团队。
此外,针对家长学习、家校沟通受时空制约难题,在校园公众号、班级微信平台开辟“家校连线”等互动栏目,推出攸县家庭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为在外务工的家长免费提供全学段家庭教育课程。目前,已开放网络课程300余节,注册家长10万余人,在线听课200余万人次。同时,着手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博物馆(场馆+数字),创建攸县“三优共育”数字平台,开通“妈妈书房”“爸爸运动场”等提供在线课堂、好书推荐、云端咨询、网络测评等综合服务。
关联阅读→大咖“慧”聚,共谋“家”话!首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湖湘论坛在长沙举行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