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清醒小女孩”再次走红,一番言论惊呆小雪……

凤网 2023-11-16 阅读数 12227

近日,有网友在重看童年经典《家有儿女》时,又发现一个“宝藏女孩”——她的一番言论言简意赅,不仅惊呆了为她补习功课的小雪姐姐,更有网友称她为“清醒小女孩”⬇

这番言论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几年前,有位小学生的发言也曾刷爆网络,在一场名为《我有一个梦想》是演讲比赛中,一位小学生的演讲语出惊人:“我的梦想就是发财!”

此话一出,台下就有家长笑出了声,然后发出阵阵掌声。还有学生家长边拍边感慨:“完了完了,活得太明白了。”

就在很多人隐隐担心这位小朋友的金钱观时,“活得太明白”的小学生又补上一句:“要真发财了,能帮别人还是要帮。”

但他还表示,他想发财“还有别的更重要的理由。”

他开始这样解释着自己的梦想——他说自己长大以后不想过着每天重复机械式工作的生活。“早出晚归不一定得到多少回报!”“就像是生活在一座囚笼里面,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

如何摆脱机械的生活?那就只有有钱。有钱,意味着有了选择权,也就意味着有了自由。“自己有闲钱了,自然就可以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人生就那么几十年,循环的度过和自由的度过,绝对是两种感觉。”

据该校张校长说,这个孩子比较有个性、率真,平时的一些想法,也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对此,网友们炸开了锅:好多人都说,自己的想法竟然被一个小学生说出来了;有人说这是现代社会的折射;也有人总结道,人家孩子想要的不过是生活上的自由,这其实没什么问题;当然还有人吐槽,这小学生太现实了吧!各位家长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当孩子大声宣布自己以后要发财,是微笑着拍手称赞:“好孩子!爸妈以后就指望你啦!”还是职责到:“小小年纪就跌钱眼里去啦?”

其实,男孩的演讲之所以引起争议,归根到底,是“有些现实”。

“我的梦想是发财”,提梦想的时候谈一谈钱,其实并不丢人,反而有种让不少人都羡慕又欣赏的勇气可嘉,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敢像王健林一样大声说出自己的小目标的。

只是,当这句话从一个小学生嘴里坚定地说出来,作为成人的我们不免开始隐隐担忧起来,因为在众人的期待中,孩子本该是童真的代言人,梦想本该是一个理想化的追求。

但如果完整听完这个孩子的演讲,就可以知道发财不是他的终极目标,过上有意义的生活才是,他的梦想底色其实原始又阳光。

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常常带着滤镜,习惯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和“成年人”的经历去看待孩子?

如果孩子的梦想是赚钱,我们该支持吗?

对此,中青评论有一段话非常中肯:“哪怕是小学生,也要为将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做准备。脱离了社会现实的说教,往往空洞而无力。对于孩子而言,每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理想都应该得到理解,而不应该刻意打上高尚或是低俗的标签。”

梦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孩子们那些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一点也不荒唐,而那些朴素的人生理想也丝毫不卑微。凡是孩子发自内心的所思所想,都是值得欣赏和积极引导的!

家长应主动发掘孩子的潜能,用兴趣激发孩子的梦想。同时,家长们还应在引导过程中,时刻提醒好孩子做好受挫的准备,但是只要我们不气馁、不厌烦,慢慢来,一切都有可能。

另外,对于该如何跟孩子谈钱,这边也给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小建议:

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商品很贵,我们买不起,也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有钱,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学,才能赚钱养家,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

不要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而要询问孩子,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为你做什么。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并规定好零花钱的应用范围,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做出正确合理的用钱计划。

还应该教他们如何“给予”,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工具,它的价值还应体现在帮助他人上。

请记住,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或贫瘠,并不完全是由于物质是否缺乏而导致,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


素材综合来源:电视剧《家有儿女 》、新京报《我们》视频、《中国青年报》-中青评论、三晋好少年、观察者网、都市快报、西湖之声等

编辑:美伢

审核:吴雯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