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这类涉黄产品,正流向未成年人!家长一定注意…

凤网 2023-12-04 阅读数 32509

食品、文具、玩具等这些东西,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

如果这类产品上的文字、图片,包括它们本身的造型有了不良低俗内容,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据央视新闻《焦点访谈》报道,最近,一些中小学校园周边以及网络平台,都在售卖着一些恶搞食品、问题文具;甚至,网络上售卖的低俗玩具、色情“手办”更是不堪入目。


“美少女”手办低俗涉黄

在一些中小学校园周边,有些小卖部在售卖各种贴纸类的小奖状、表情贴、小证书、桌游卡片等,上面充斥着很多不文明用语,有些内容还十分低俗。

记者通过在网上搜索发现,还有一款所谓的“美少女”系列手办。这类手办虽然有些部位有所遮挡,但基本上是以接近“全裸”为主,有的虽然穿着少量的衣服,却备注着“可脱”或“可爆甲”,也就是可以瞬间脱光全裸的意思。

这些面向未成年人的不良产品,俗称“妈见打”,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很愤慨。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多家电商平台进行巡查,发现有9个平台存在着向未成年人售卖不雅文具和手办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不良商品数达3万多个,这些商品还标注着适用人群为“少年”“学生”等未成年人。

有记者在某网上商家购买了几款标注着“适用年龄为少年(7—14岁)”的“美少女”手办,收到的实物竟是全裸的。

据了解,网络平台针对像手办这种“非真人类露点”图片的发布要求是“完整遮挡除外”。也就是说,只要完整遮挡就可以正常发布。因此,尽管一些商家也都知道自己售卖的这种产品很色情,但他们依然在图片上只做了简单的遮挡,在网上大肆售卖。


二次元还是软色情?

“二次元”文化来源于动漫、游戏,其形象化、个性化的特点吸引了不少支持者,特别是未成年人。随着“二次元”文化的盛行,其中一些角色的周边产品,如手办、贴纸、徽章、海报等,也在市场上日渐走俏。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个别不良厂商试图模糊“二次元”和“软色情”的边界,迎合制造未成年人对爱好和性好奇的“双重诱惑”。

“二次元”“擦边球”产品具有很强的欺骗性、隐蔽性,以游戏、动漫等周边产品的名义吸引目标群体,未成年人可以线上线下渠道任意购买。

“二次元”手办存在软色情的问题,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未成年人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心智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对“性”有着天然的好奇心,若长期把玩含有“软色情”的周边产品,久而久之会模糊、扭曲其正确的性认知,严重者甚至会诱发激情犯罪。

未成年人产品不良内容问题并非个案,形形色色,从内容上看,有的涉及淫秽色情、暴力血腥,有的涉及恶搞低俗,不良诱导。从形式上看,既有文字、图片以及外观造型等传统方式,也有网络链接等新型方式。从销售渠道看,既有街边店铺,也有电商平台。

为了孩子们有一个健康清朗的环境,“扫黄打非”相关部门须予以重视,市监、公安、街道等部门应加强联合执法,加强重点场所、重点时段巡查检查,对涉色情的非法产品及时依法封禁查处,最大程度压缩“擦边球”文化产品流通空间。

另外,学校、家长要对未成年人科学开展性教育,对已有购买“软色情”周边产品的行为或苗头,第一时间予以纠偏引导。


“软色情”与“性教育”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近年来,类似事件被曝光后,在相关报道的评论区还会存在一些声音,他们认为这类物件的流通很正常,表示“这都要查禁,有必要对性‘避之不及’吗?”

这是将“性教育”与“软色情”混为一谈。

诚然,“性科普”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但绝不应当以如此低俗、三观不正的方式渗透,应以科学、合理为前提,影响应当是积极、正向的。


那么,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良好的沟通

家长要注意培养好自身以及孩子的鉴别能力,了解哪些是不良产品,如何避免孩子接触到这些产品。

同时,也应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

必要的监管

父母应当与孩子平等协商,形成双方认同的关于孩子购买的商品、上网的时间、浏览的范围等内容约定,且双方要严格执行。

除了孩子购买的各类商品外,对于孩子使用的App、聊天软件,家长有义务对孩子的使用动态进行监督,及时开启青少年模式,关联家长守护系统,保障孩子健康用网。

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

父母应当时刻关注儿童的表现,以判断其是否已经受到网络儿童色情信息伤害。

一般来说,儿童受害者在生理方面的表现如头痛、盆腔疼、背疼,心理方面表现为害怕、沮丧、负罪感和负疚感,不自觉地暴饮暴食,出现睡眠障碍等,这些现象都是我们要关注的信号。一旦出现,我们就应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及时帮助与引导。

让孩子通过正确途径了解性知识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特点,让孩子通过正确的途径了解性知识。

例如,给孩子买一些关于性知识的图书,或推荐一些相关的视频给孩子,或是坦诚地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感觉到这不是一个难以启齿、龌龊不堪的事情,让他对自己好奇的事情有一个全面的、真实的了解。

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父母的陪伴能带给孩子安全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孩子因为孤独感等原因频繁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寻求陪伴。

有些父母可能因为外出务工等原因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即便如此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或电话的形式,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多参加体育运动、广泛阅读,转移孩子兴趣

为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和家庭生活,多带孩子出去接触人群,多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玩耍,引导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学习他们感兴趣的技能,转移他们对性的注意和渴求。

让我们携手还孩子一个纯净健康的成长环境!


素材综合来源:央视网、央视新闻中国经济网、深圳特区报、长兴妇联、红网、法治日报等

编辑:美伢

审核:吴雯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