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一年,湖南在多重挑战中逆势而上,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立足民营视角,湖南为地方营 商环境现状“精准画像”,着力推动全省各类群团组织成员规模创新创业,实现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一盘棋、 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新格局。而这一亮眼成绩背后,得力于千千万万名湘商,也离不开创新创业的 WOMEN (我们 / 女性)。
WOMEN 如何在湘商新经济领域创业逐梦?我们特别策划“巾帼初心耀三湘·创业篇”专题报道,聚焦 新时代不断崛起的女性力量,记录属于 WOMEN 的创业传奇!
湘女画家独创砂石画:将“国际张”装进画里送给世界
【人物名片】
孔菁萍
张家界砂石画创始人
张家界市军声砂石画研究院院长、军声砂石画文创园董事长
先后获评“旅游企业先进个人” “旅游工作先进个人”“创新型企 业家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田江 视频拍摄:胡恒静
一撒、一泼、一抹,以自然砂石为原料,以张家界的奇山秀水、民俗风情为素材,用自然描绘自然……妙手挥舞下,天子山御笔峰就在画板上栩栩如生起来,这便是张家界的砂石画。
在张家界市军声砂石画文创园,这样的画有很多——而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孔菁萍。
20世纪80年代,湘女画家孔菁萍从长沙来到张家界,被这里的风景吸引,开始了砂石画创作。从小作坊到开办画院,从申请专利到走向世界,从成立文创公司到建设文创园……近40年,她凭借着坚守和创新,不断突破自我,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来自敦煌壁画的创作灵感
“这些画是用多彩的石英砂石、植物等天然元素制作而成,是我们独创的砂石画。”7月8日,在军声砂石画文创园,孔菁萍向记者介绍将张家界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融为一体的砂石画作品。
而孔菁萍与砂石画的缘分,要从1986年的一次房屋装修说起。
1986年的一天,孔菁萍刚从外面回来,新屋已进入外装饰阶段。孔菁萍看见瓦匠正往屋前墙壁上很随意地撒一些彩色的小石粒,红色的、褐色的、淡黄色的,有的垒成山峦,有的铺成小路,甚是好看,“我觉得很好奇,忽然联想到了老师在课堂上教过的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来自敦煌莫高窟,而莫高窟是世界上当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
后人经过研究、考证,发现古代早期矿石颜料的技法是以石膏与胶合物为底子,将有颜色的矿石晶体研磨加工成极细的粉末,调以蛋清、树胶或皮胶,以水稀释作画,以重彩浓抹出现,又以洞窟条件保存下来。
能不能参照敦煌壁画,把不同颜色的彩色小石粒做成工艺品?
于是,在前人利用矿石颜料绘画的基础上,孔菁萍与合伙人李军声大胆地进行创作。他们根据石粒、石块形状、颜色和大小的不同,铺在画板上,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图案。然后取出一个玻璃框固定起来,往墙上一挂,与用颜料、水彩画出来的绘画作品相比,呈现出了另一种韵味。
一连几天,孔菁萍和李军声粘了上十幅画,题材由动物转向了风光。后来,孔菁萍和李军声把这些画运到长沙进行售卖,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砂石画与张家界的缘分,起源于1988年。
这一年,孔菁萍和李军声去张家界景区写生,为当地美景所惊叹。天生文艺的孔菁萍提议,要将张家界的美景“装”进砂石画里,让更多外地朋友欣赏到。
回到长沙后,孔菁萍将拍下的一张张美景照片用砂石还原,进行艺术加工,深受买家喜爱。2001年,她索性与李军声合伙,去张家界创办了一家砂石画院。
“这次创作,是中国美术史上一次绘画理念的突破。”孔菁萍说,他们的年收入也在稳步上升,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最多的时候,一年有1000万元的流水。2017年,砂石画院再次升级——孔菁萍创办张家界军声砂石画文创有限公司,将画室搬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张家界军声砂石画文创园。
就这样,带着对砂石画和张家界的情感,孔菁萍将艺术与市场相结合,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之路,已成为张家界乃至湖南的一张艺术名片。
△ 孔菁萍和妹妹一起交流画砂石画经验。
让传统砂石画变得“高精尖”
一幅画作怎么还与“科技创新”有关联?孔菁萍用她的创业经历给出了答案。
自2001年创办军声画院开始,孔菁萍就非常重视一幅作品的科技感。在她的带领下,画院共研制出了陶瓷系列、屏风系列、门窗系列等不同规格和不同形式的砂石画系列产品逾千种,年生产本土及外埠各类题材砂石画上万幅,具有“环保画种”“绿色画种”的美誉。
“我们每年会将主营业务收入的4.3%用于技术和产品研发,引进先进的设备,研究砂石画的传统工艺,引入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将传统砂石画工艺与现代智慧工厂建设相结合,以科技创新提升品质与效率。”孔菁萍说,与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样,传统砂石画工艺也可以做到“高精尖”。
随着孔菁萍在科研上面的投入,军声砂石画研究院获得的奖项也越来越多——该院先后获得《一种砂石画绘画颜料的制作方法》《一种环保仿树脂改性泥胶》等发明专利5项、《采用传统锯木机加工燕尾榫槽、榫杆制作榫卯画板的支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共拥有国家专利12项和受理发明专利1项。
但并非所有的研发投入都能看到回报。在孔菁萍看来,产品研发投入存在2个“10”——十年磨一剑的韧劲、10%左右的成功率。
“我们做的创新砂石画,都说‘九死一生’,死了9个,到底哪个能活下来?只有实践了才能找到答案。”孔菁萍说。
如今,军声砂石画研究院平均每年创作5000余幅砂石画,年营收超3000万元,获评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小巨人企业、湖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民营企业500强等称号。
△ 孔菁萍会定期给员工做培训
将张家界美景献给世界
孔菁萍说,砂石画热销与张家界旅游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89年,张家界的旅游开始发展。孔菁萍的砂石画,便乘着张家界旅游发展的东风走上了国际舞台——1992年5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桑塞尔、卢卡斯两位博士对中国武陵源进行考察验收。他们的结论,将直接影响到武陵源能否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砂石画作为独树一帜的绘画形式,得到了两位博士的高度赞赏。”同年12月,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将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借着这块“牌子”,张家界的旅游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此时的砂石画也为张家界的美景架起了文化宣传的桥梁。
这一年,砂石画远销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数十个国家,收获了一批批忠实的粉丝。
孔菁萍说,她的砂石画,还曾让一位印度尼西亚游客黄先生多次前往张家界寻画。
2004年,前往军声画院参观的黄先生因一幅砂石画《路·豪》勾起了乡愁。当时,孔菁萍正准备带这幅作品前往中法文化年巴黎画展。
“80万卖给我吧!”黄先生说,他正准备修建一个中国艺术美术馆,想将这幅作品收藏起来。孔菁萍婉言相拒,并找出文化部发的邀请函和去往法国的护照等。无奈之下,黄先生带走了另外的作品《天门曙光》。也正因这一次购画的遗憾,让黄先生成为孔菁萍的铁杆粉丝——之后的20年时间,他每隔两年便会来张家界寻画。
2013年,在第11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孔菁萍的砂石画再次吸引了国外客商眼球,一位新加坡采购商当场下单签订了20万美元产品;一位美国西雅图采购商约定将长期大批量订货……
如今,军声砂石画文创园成为张家界武陵山大道旁的一座全新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能了解砂石画的研发工艺,更能从中欣赏土家文化和张家界美景。
“以画笔筑梦,坚持科技创新,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孔菁萍说,这是她创业的初衷,也是最终目的。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