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手机上看视频的啊?
你说的什么服务……”
嘈杂的地铁车厢内
娭毑的通话内容
瞬间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
7月22日上午11时许
公交(轨道)公安局尚双塘派出所
女警巡逻队正在地铁1号线开展车巡
忽然一位老人接听电话的声音
引起了队长常淼的注意
“我是老人家,不怎么用手机?
我没开什么会员啊,我要退掉嘞……”
常淼与队员交换了一个眼神
不动声色地靠近老人
随着老人与对方对话的逐渐深入
常淼肯定老人接到了诈骗电话
常淼当机立断
示意老人将电话递给自己
电话那头自称“官方客服”
声称老人“开通了某项服务”
需要补缴高额费用
“我是长沙市公安局民警!
请你立即停止诈骗行为!”
常淼一边示意同事向反诈中心
上报对方号码
一边严正警告对方停止诈骗行为
闻言对方迅速挂断电话
“他说的跟真的一样,我都急了
幸亏遇到了你们啊!谢谢谢谢!”
知道自己接的是诈骗电话后
老人心有余悸
常淼耐心向其普及了反诈知识
再三叮嘱老人不要随意给别人转账
也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
长沙公安提醒
凡是自称客服人员
以“电商直播会员”
不取消会自动扣费影响征信为由
引导操作“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切记不要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
尤其家里有老人的
一定要多多提醒家里老人
务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新闻多一点】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人因警惕不足落入陷阱,以下精选四类高发案件,拆解作案步骤、点明易受骗群体,并附上警方防骗提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秘诈骗分子的套路,助您练就“火眼金睛”,守住“钱袋子”。
01退费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学生、宝妈
作案手法
第一步:伪造身份
诈骗分子冒充培训机构客服,通过电话或社交账号联系受害人,谎称可办理“退费”,诱导受害人添加好友或加入群聊。
第二步:骗取信任
受害人添加诈骗分子为好友或进群后,诈骗分子会谎称受害人所报名的培训机构已被其他公司收购,诱导受害人下载诈骗分子指定的App购买虚拟币、投资股票进行退费。在前期的小额投资中,诈骗分子会如约支付收益,从而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第三步:诱导转账
当受害人投入大额资金后,诈骗分子会以“操作失误”“需要验资”“账户冻结”“缴纳保证金”等各种理由拒绝提现,要求受害人继续投入资金,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为止。
警方提示
正规培训机构的退款流程,一般是以原路返还的方式将钱款退至本人缴费账号。如接到自称是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主动退费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加入陌生的QQ群、微信群,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凡是要求先转账才能退费的都是诈骗。
02刷单返利类诈骗
易受骗群体:学生、宝妈、待业人员、兼职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发布招聘
诈骗分子通过网站广告、招聘平台、社交账号等渠道发布招募兼职刷单的信息,并以“客服”身份,与受害人进行接触。
第二步:返利诱惑
当受害人联系“客服”后,“客服”会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支付额外提成,同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诱骗你刷单。刚开始刷第一单时,“客服”会小额返款让你尝到甜头。
第三步:快速拉黑
受害人交易额增大后,“客服”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受害人拉黑。
警方提示
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切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03网络贷款诈骗
易受骗群体:有贷款需求的人群
作案手法
第一步:诱导下载
诈骗分子冒充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以“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为诱饵,引导受害人下载指定“贷款App”。
第二步:账号冻结
只要受害人通过该App申请,一般都会成功申请一定额度贷款,但当输入自己个人银行卡准备转出时,却发现无法转出。再次联系平台“客服”,“客服”会表示银行卡号填写有误,导致账号被冻结。
第三步:交费开通
诈骗分子会以交“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款解冻。一旦受害人按对方要求转钱后,很快就会发现App无法登录、“客服”失联。
警方提示
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正规贷款在放款之前不收取任何费用。网络贷款放款前要求交“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的,均为诈骗。
04投资理财诈骗
易受骗群体:有一定收入、资产,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
作案手法
第一步:伪装群聊
诈骗分子冒充“基金经理”拉人入群,群内“导师”分享投资信息,不时有“群友”分享投资成功经历,诱导受害人参与。
第二步:下载软件
群内“导师”推荐“投资App”并指导操作。最初受害人按照“导师”指令操作,往往能赚到钱并可以提现。
第三步:软件异常
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App以“服务器异常”“操作失误导致账户冻结”等理由无法提现。“基金经理”会以缴纳“保证金”“解冻金”等费用进一步诱骗受害人。此时,受害人无论继续投入多少钱,都无法再次提现,直至发现被骗。
警方提示
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切记凡是宣称“掌握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 牢记“十个凡是”
电信诈骗手段不断翻新,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为进一步织密防骗防线,警方特别梳理出“十个凡是”——涵盖刷单、投资、网贷等高发诈骗场景,记住这些要点,能帮你快速识别骗局。
1.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2.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3.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包装账户”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4.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5.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6.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7.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8.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App进行投资、退费的,都是诈骗!
9.凡是以网络兼职或投资理财等名义,要求通过快递、网约车等方式寄送现金或黄金的,都是诈骗!
10.凡是要求你打开屏幕共享,指导你进行资金账户操作的,都是诈骗!
来源:综合长沙警事、公交(轨道)公安局、时刻新闻、河北青年报等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